害群之马毁不掉汽车出口

2011年10月11日 09:50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作者:王冀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9月底,笔者参加了由长春、芜湖等12个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主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重点汽车出口市场政策法规宣讲会。

这个宣讲会于2008年第一次举办,今年已是第四届。每一届的内容不尽相同,因为主办方安排的是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嘉宾,为国内汽车业界代表介绍当地经济环境、法规等方面的内容。然而,四次会议中仿佛有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哪国的嘉宾,都会在讲演中说这样一句话:中国汽车企业在出口时一定要注意产品品质,因为中国汽车给我国消费者留下的印象很不好。

看上去,虽然过去了3年,中国汽车给外国消费者留下的总体印象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是“质量差的便宜货”。

就外国嘉宾谈及的问题,笔者也与许多国内汽车企业的出口业务负责人交流过。总体而言,造成上述糟糕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三点。

第一是部分企业不了解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轻信当地代理商,以商贸方式出口汽车。由于代理商实力弱,无力进行售后服务,造成车辆出了问题后无人负责的局面。

第二是一些企业对国际贸易的难度估计不足,例如没想到售后使用的配件的配送需要3~6个月,没有提前备货,使外国消费者未能得到及时的售后服务,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是少数企业确实不求长远发展,以做“一锤子买卖”的心态进入市场,影响了中国汽车的总体声誉。

对前两种情况,只要是真正重视国际市场的企业,就有修补的余地。最可怕的是第三种情况,少数企业就有可能将“中国制造”的牌子彻底搞臭,偏偏对这种情况,其他企业无能为力。因为这少数企业出口的产品,是符合相关标准的,是合法的。

站在产业全局高度看,这是一件痛苦的事儿。然而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过程。因为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律而非道德基础之上的经济体系,在工业界,国家标准是最低标准,企业标准才是真正的高标准。正是这点差别,使人们对“害群之马”无能为力。但应该看到,正是这点差别,直接导致企业间竞争力的高低,从而实现优胜劣汰。

当前,确实存在“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情况,但对那些真正将出口作为公司战略的企业来说,这只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小坎坷,害群之马毁不掉汽车出口。因为你要对付的是一个水平很低的对手,应对方案也相对简单,只需要控制住自己的品质,让自己的品牌从诸多国内产品中独立出来,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反之,如果连这种局面都无法应对,发展成一家真正的跨国企业的想法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企业 汽车 出口 中国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