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汽车 “MINIEYE”,一家很少出现在中国媒体视野内的初创公司,一家致力于车载视觉感知技术研发的技术公司,2018年的5月,这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CEO刘国清博士与他的部分团队成员来到北京,举办了一场面向供应商伙伴和媒体的“MINIEYE 2018”成果发布会,并使用了“远大前程”这几个字。对于更多观众来说,这应该是第一次认识这家公司,面对越来越受追捧的自动驾驶辅助技术和主动安全的升级,“MINIEYE”这几年做了些什么呢?
五年时间,MINIEYE的产品阵营和完善商业计划已初具形态。
打开官网MINIEYE的的官网,你就能找到这家公司的历史介绍,公司创建于2013年,前身是新加坡政府媒体发展局(MDA)支持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研发项目,创业团队以海归博士为主,目前已先后在南京、深圳与北京建立了三座研发中心与一座数据中心。已推出的主力产品包括碰撞预警系统、基于视觉感知技术的驾驶辅助系统等,目前,MINIEYE已经进入前装领域,和比亚迪、众泰、奇瑞、东风柳汽等乘用车和商用车主机厂确定了合作,同时在后装领域,其产品也已经获得了数万套的订单,产品分布在全国29个省和直辖市的车队。并且MINIEYE正在与新加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盟(SMART)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合作,目标在2019年实现商业化落地。
面向前装市场:与主机厂紧密联系,满足定制化需求。
为参与到前装市场竞争,也就是成为整车厂的合作伙伴,MINIEYE推出了首款前装产品——MINIEYE X1,这是一款达到车规级要求的产品,在适配性和功能性方面都做到了竞争力十足,除了拥有碰撞预警(FCW)、车道偏离预警(LDW)、前车监控预警(HMW)、城市前车碰撞预警(UFCW)等功能之外,还增加行人碰撞预警(PCW)和交通标志识别(TSR)等功能,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视觉传感器去捕捉前方的交通环境图象数据,通过我们视觉感知状况以及传感器融合的技术,帮助我们能够去识别环境里边的像车、人、标识牌和车道线这之大类交通目标。进而去分析他们位置、他们运动状态。同时,为了进一步保障驾驶员和车辆的安全。MINIEYE X1也支持与毫米波雷达融合,并可以实现自动紧急刹车(AEB)。刘国清博士表示,MINIEYE和乘用车主机厂的合作年内就能实现,已定点3款车型。商用车已获得6个车型的定点,目前也已经量产供货。
面向后装市场:已获数万套订单,覆盖全国29个省市。
针对日益增长的后装市场需求,MINIEYE在去年11月推出了后装ADAS产品——M3,相比于前装配套,后装客户除了对产品性价比的要求外,还希望产品的安装速度快、适配车型广等等。为此,MINIEYE自主研发的安装工具可以让安装人员不再需要笔记本电脑和笨重的标定板、花二十分钟就能安装一台设备。相比较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安装大约需要1到2小时,MINIEYE能够为客户节省更多人力开销和时间成本。另外,MINIEYE的产品能够适配超过1000种车型,也可支持非破线式安装。目前这款产品已经获得数万套订单,装配车辆遍布全国29个省市。
同时今年MINIEYE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推出了内视产品——驾驶员行为监测系统,以及M3的升级版本M4,可以在原有功能上增加对行人、交通标志牌的识别和驾驶员行为监测系统,并开通数据平台服务。刘国清博士表示,作为一家技术公司,领先的技术和过硬的产品是立足之本,同时,MINIEYE一直秉承客户需求导向原则。
面向自动驾驶领域:与新加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盟(SMART)合作,积极投入技术研发。
在自动驾驶领域里,目前被广为认可的发展道路大致有两条,一是直接去做L4、L5级自动驾驶;一种是从L1、L2级起步向高级别渐进式发展,MINIEYE属于后一种。自动驾驶未来的普及依赖于很多技术的发展,比如汽车控制、人工智能算法、传感器、芯片、高精度地图、人机交互等等。这其中每一块都是一个大命题,都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才有机会做好。MINIEY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吴建鑫博士表示,MINIEYE过去5年一直在冷静积累关键技术。比如视觉-毫米波雷达融合产品,利用摄像头识别物体,毫米波雷达测量距离和速度,优势互补,相关产品已经量产。同时,MINIEYE也积极开展了与国际顶尖科研团队的合作,比如正在深入合作中的新加坡SMART(知名自动驾驶公司nuTonomy就是脱胎于SMART。),其也是新加坡第一个公开测试无人车的团队,双方的合作将瞄准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功能,并计划于2019年在国内商业化落地。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报价小程序
搜索:风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