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重卡销量突破百万大关,汽车工业史上,没有一个国家的重卡销量曾达到百万辆,更别说突破百万辆大关了。而当下中国重卡的销量已占世界重卡销量的一半以上,增长速度也堪称世界之最。面对如此局面,行业内人事如何看待的呢?中国重汽集团总裁蔡东谈了他的看法。
百万辆的意义
蔡东表示,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中国第一辆黄河牌JN150型8吨载货汽车在中国重汽集团公司前身济南汽车制造厂诞生50周年。半个世纪来,中国重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改变了中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局面,而且占据世界重卡年销量的半壁江山,确实令人振奋。他认为国内重卡行业有了一个这样量级的突破,会加速人才、资金、技术的有效聚集。一个产业如果没有一定规模,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很难得到有效支撑和可持续发展的。所以,他更愿意将此看作是中国重卡行业一个新的起跳机遇。
蔡东认为,销量如此之大,原因在于: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抑制的需求得到了快速释放;二是国家计重收费政策的调整带来了积极影响;当然,更重要的是受惠于我国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比如,以前整个行业搅拌车每年才有6000~7000辆的销量,现在每年都在6万辆以上。
存在的问题
蔡东直言,我国重卡在技术上存在“短板”,很多人就简单地认为中国的产品技术不如国外同行,其实是不正确的。这里要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产品技术的先进性,一个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重卡行业,就技术本身而言,至少国内企业并不落后,在德国曼公司成为中国重汽股东后,公司引进了曼公司现在正在同步生产并且正在使用的发动机技术和整车技术,包括零部件技术。同时,公司利用科技部批准的重卡行业惟一一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的AMT、盘式制动器、变速箱、悬挂系统都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现在整个行业的短板在管理”。蔡东认为整个行业在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上与欧美先进企业有较大差距。比如,同样是100辆车,在相同条件下,在10万公里之内,欧美先进企业可能只有1~2辆会出点初始故障,而国内的车可能会有8~10辆出现一些小问题,但只要稍微修一下就很好了。仅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管理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解决办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蔡东指出,为解决问题中国重汽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对外加强配套体系建设,在零部件配套上实行与国际知名制造商强强合作,每年都有计划地做几个部件,若干年积累下来,自主品牌商用车上的很多配套件已与其它国际知名卡车制造商采用的配套件同级别了;二是对内强化管理。近几年来,应用精益化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优化物流管理、优化劳动组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使企业的持续保障发展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三是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适合公司应用的产品生产流程、工艺装备及在线检测技术,实现零部件或总成的精确加工,这也符合产业发展的国际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