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2014年汽车召回近500万辆
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继续创造新高,与此同时,我国汽车召回次数也在创造着新纪录。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召回公告统计(按照发布公告的次数统计),我国全年召回次数为122次,为我国实施汽车召回条例之后的新高。汽车召回数量也连续两年在高位徘徊,数量接近500万辆。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在我国实施召回汽车品牌中,通用旗下凯迪召回次数最多,达到了9次;而克莱斯勒旗下JEEP品牌召回也达到5次,紧随其后。而自主品牌召回次数与数量都没有大幅提升。
而截至去年12月17日,据质检总局数据,自我国开始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累计实施汽车召回827次,涉及车辆共1887万辆,而单单去年前12月的召回量,便占10年全部召回数量的22%。
召回次数的提升,并不意味着汽车质量的下滑,反而说明了车企与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关注。去年召回事件中,除了传统的动力系统、刹车系统、底盘系统、转向系统等问题,大量车型是由于车灯、门锁等问题而实施的召回。
据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严冯敏介绍,我国汽车召回正在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管控。2012年受政府监管部门缺陷产品调查影响的召回数量占据整体召回数量的29%,2013年提升至37%,去年12月份之前提升至63%,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平均水平。而闹得沸沸扬扬的一汽大众速腾召回事件,也在国家质检部门的干预下进行。南方日报记者郭小戈
-趋势
汽车消费环境进一步净化
在过去的2014年,提升汽车产品与消费环境的,政策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汽车三包的深入实施以及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落地,改变了消费者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也对于车企提出了在质量管控方面的要求。随着修改之后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以及《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的实施,汽车消费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净化。
零部件企业将成召回主体
去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明确把部件生产者纳入产品召回管理办法中,成为了召回的主体之一。这也将成为我国汽车召回条例中的一大变,将更加有利我国汽车质量的提升。
据悉,《办法》是去年10月份开始征求意见,有望于今年正式实施。其中,《办法》第十三条明确写道,经营者、汽车产品零部件生产者应当向质检总局报告所获知的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相关信息,并通报生产者。
并且,质检总局和受委托的省级质检部门开展缺陷调查,可以进入生产者、经营者、零部件生产者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而零部件生产者一旦违反规定,不配合缺陷调查,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可给予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目前,由于零部件供应商的原因,导致整车企业召回数量十分庞大。
去年,日本高田公司生产存在安全隐患的安全气囊导致了全球10多家主流车企卷入,召回汽车超过1700万辆。在国内,去年6月至11月初,车企总发布召回事件59起,召回汽车近170万辆。其中,有17起召回是由于供应商制造原因,涉及召回车辆数量为60.72万辆。从占比来看,由于零部件供应商引发召回的次数比为28.81%,召回数量比例为36.07%。
汽车维修信息公开
据中消协的报告,2014年,除了汽车质量本身问题,消费者对汽车销售及服务的投诉问题还有包括了服务费用问题,主要是维修保养价格不明示、不透明、配件只换不修、过度保养、不能一次性解决故障、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售后服务态度强硬、野蛮,也致使矛盾不断升级。车主因车辆质量问题向售后进行咨询或投诉,工作人员无法对故障做出正面技术解释,不能正确面对故障存在的客观事实,多以“人为造成”或提出不必要“检测”为由规避责任,加重消费者举证义务,车主无法接受售后无理野蛮、强硬处事方式,致使矛盾升级。
然而,随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的放开,这一系列问题有望得到根本性解决。去年,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后,近日,交通部发布了《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这也让汽车维修技术信息正式公开在年内有望实现。
按照相关规定,汽车生产者要建立完善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新上市车型自上市起6个月内发布信息。这就意味着,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即将出现大变革,传统4S店将受到极大冲击。而车企体系之外的维修店将会受到政策扶持。
这就相当于给售后维修市场加入了足够的竞争,让消费者有够多的选择,从根本上破除售后维修一家独大的局面。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