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汽车三包历经七年博弈 法规8月或将出台

2011年03月16日 09:15
来源:新快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2004年-2011年,历经七年之久的博弈,汽车"三包"依旧难产。最新消息:各厂家已收到征求意见稿,8月或出台。

新快报记者采访了诸多业内人士,采访中发现,包括长城汽车等在内的汽车生产企业目前大多已收到汽车"三包"规定征求意见稿。而正式出台时间可能是今年8月。但毕竟历经七年的折腾,年内汽车"三包"规定能否顺利出台谁也不敢打包票。

权责关系难确定

据了解,新的汽车"三包"条例与2004年前征求意见的"三包"规定(草案)有较大变化,将由之前的部门规章上升为国务院条例。届时,其法律效力和管理权限都将大幅提升。

但围绕在汽车厂家、经销商以及消费者、有关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或将是汽车"三包"顺利出台的最大障碍。

曾全程参与"三包"草案起草修改的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王前虎就表示,在前几次"三包"征求意见时,厂家的意见就很大。特别是在"三包"权利归属问题上,厂商与经销商的利益博弈很难解决。在2004年底征求意见的(草案)第五条规定:"汽车产品实行谁销售谁负责"三包"的原则",这是整个草案的总原则,也是"三包"草案最受争议的焦点之一。因为这意味着经销商必须直接面对消费者请求。

这似乎让经销商有些委屈。有些经销商坦言:"经销商是负责销售的,但如车辆存在问题,往往受到直接经济损失的肯定是经销商,因为不管退车还是换车,厂家一般都要求经销商来执行,这样经销商会非常被动,所以如果在没有确定权责关系之前,我们希望千万不要推出'三包'规定。"

没有专门部门负责汽车维权

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有关部门太多,而能够为消费者利益考虑、专门负责汽车维权的有关部门却没有,这就导致出了问题无处解决。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微博)看来,至今国内没有权威部门或指定部门负责汽车市场中出现的维权问题,多部门管理,多头管理,多渠道管理,使得消费者维权难上加难。

虽然业界期待一直悬而未决的汽车"三包"政策能在今年尽快出台,但"三包"政策的出台确实有很大的复杂性。

苏晖认为,由于目前国内的汽车鉴定机构数量不多、费用高昂且程序复杂,当汽车发生质量问题时,如果由生产企业自行进行检测鉴定,很难保证客观与公正。这就需要一个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权威认定。而具备这样性质的第三方机构一直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

厂商还未做好准备

"我认为汽车企业根本没准备好,汽车经销商也没有准备好。"专家认为,目前经销商还停留在只负责卖车的阶段。而整个业界自厂商到经销商都还没有意识到消费者维权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汽车厂家和经销商对于"三包"政策出台后如何执行,仍感到担忧。长城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宣传部部长商玉贵表示,汽车产品不同于家电等产品,其上万个零件来自于不同的配套厂,且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情况也非常复杂。实行"三包",对汽车生产厂商的要求非常高,而对于直面消费者的经销商来说,操作、执行起来仍有相当大的难度。

实际情况是,目前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要走国税、地税、保险等多道程序,少了哪道程序都不能上路,就算是汽车企业同意退车或换车,如何将已缴纳的各种税费退还和重新登记也是难题。而且在目前的投诉中,很多质量问题都是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的,并非产品瑕疵。目前,我国已出台《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完全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如果再实行"三包",可能会出现很多恶性退换货的情况。"'三包'是掩盖产品问题的手段,与召回制度相比是一种倒退。"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说。

所以,业内一些专家建议,不妨更理性地对待汽车"三包"的出台,在举证难、鉴定机构缺失、配套法规和相关标准缺位等实施环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汽车"三包"很难成为提升质量的利器。分享到空间转播到微博争当转播第一人推荐微博

董宝青

《汽车杂志》总编

张毅

新华社资深记者

郭登礼

华西都市报副总编

汽车公社卫金桥

汽车公社主编

李潮

央视车风尚[综述 图片 论坛]筹备人全部收听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汽车 经销商 消费者 部门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