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经销商“挖潜”市场 卖车四大手段惊现于市

2011年04月12日 06:53
来源:北京商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扛了3个多月后,京城的汽车经销商再也坐不住了。记者调查发现,经销商们在不遗余力地想各种办法吸引消费者,哪怕只为多卖一辆车。除了不需要占用号牌的二手车置换政策,买车先上外地牌照然后再过户回北京、摇号保证中签、先租后买等“奇招”纷纷出现。

如此看来,坐等消费者上门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经销商们开始想各种办法“榨取”市场的潜在能量。所以专家们特别提醒消费者,眼下经销商为了吸引消费者购车所支的“招”中,一些并不是正规的购车途径,消费者在选车、购车时,面对销售人员的各种说辞一定要多加分析。

手段之一:直接上外地牌照

年初以来,北京车市增速的迅速下降无疑是对经销商的一场“洗礼”,转换思路、重新寻找盈利点是众多在京经销商迫切需要面对和完成的,新的竞争焦点集中在争夺客源上。

“我们正在探讨能否让五环以外的消费者买车先上外地牌照,等车主摇号中签后,再将车过户回北京。”一家自主品牌经销商认为,对于那些急于买车又暂时没有获得指标的消费者,这也是一个应急的办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确实已经有消费者在经销商的建议下做了上述选择。

胡先生是河北人,家住通州,在西三旗工作,由于没有5年的纳税记录,胡先生暂时没有资格参加摇号买车。胡先生告诉记者,北京疯传即将限牌的消息时,他也想买一辆车,可那时的车价不仅没有优惠,还要加钱,他不能接受,因此错过了机会。

“当时觉得多花钱买车不值得,因此就没有买车。”胡先生说。但由于今年计划培育下一代,没有车实在不方便,所以还是要买一辆车。

据胡先生称,有经销商建议他买了新车先上外地牌照。“由于家和工作单位都在五环外,买辆外地牌照的车也没有关系,平时少进城,实在不行就打车。”胡先生告诉记者,基于这种考虑,他最终听从了经销商建议,上了一个外地牌照。

针对这种购车方式,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行驶受限外,先将车上外地牌照,以后再过户到北京的方式存在一定风险。“如果车主在短时间内没有中签,届时北京市提高了车辆的排放标准或者准入标准,那车主将永远无法将车辆过户到北京了。”一位专家这样说。

手段之二:“背车”现象重现

为了让消费者下决心买车,还有经销商让消费者先用4S店员工的名字买车,等消费者摇到号了,再将车辆过户给消费者。据了解,有些4S店在去年底做预售车备案时,用店里员工的身份多备了几份。有着急的消费者到店买车时,4S店便建议消费者先用备案员工的身份把车买下,等自己中签后,再将车辆过户。

对此,有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上述方法称为“背车”,这在以前的北京市场曾经发生过,但这不是可靠的途径,日后使用中容易产生纠纷。

在2005年之前,没有北京市户口的购车者在北京购买机动车时无法将车辆直接登记到自己名下,于是,便有人组织有北京户口者有偿提供其北京身份证为非京籍购车者办理登记手续。提供身份证的人“背”下了这些车的“户口”,成为“背车族”。往往,在发生事故或案件时,“背车族”易受牵连。2005年3月以后,“背车”现象逐渐消失。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背车族”的出现表面上方便了非京籍购车者,但“背车”却使得法律规定的有关机动车所有人的权利、义务、责任与实际情况脱节,无法确定机动车实际所有人的法律地位,规范其与他人的法律关系,造成人车分离、无法规范的现象。

另外,据记者了解,由于“暂行规定”要求一人名下只能通过摇号方式取得一个小客车购买指标。“背车人”一旦自己想买车时,就可能要求购车者支付额外的高价补偿,甚至直接提出要把机动车归自己使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只是暂时的‘背车’,但一旦真正的车主短时间内无法中签,就会引起购车者与‘背车人’之间的纠纷。”汽车分析师贾新光提醒说。

手段之三:全款购车 先租后买

为了争夺客户资源,部分4S店正在计划推出一种新的“以租代售”模式,按照这种模式的规定,消费者需要先交付购车全款,购买已经上好牌的车辆,然后双方签订相关协议,待消费者摇到号牌后,再将车过户到客户名下。据了解,该“租车协议”将对安全、遗失、事故等做出非常详细的要约,双方均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实这种模式是‘背车’的升级版,只是‘背车人’上升到了4S店。”有业内人士说。

采访中,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4S店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备案时要求部分员工备案,现在店里也在要求有摇号资格的员工全部参与摇号,一旦中签,店里会给一点儿奖励金额,并把这部分能上牌的车辆积攒起来,作为“以租代售”模式的资源。但也有经销商认为,这种做法存在一定风险,不宜推广和大面积开展。

“4S店肯定会将来之不易的牌照资源分给车价较高、利润较大的车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并没有必要多花钱而购买一辆自己并不满意的车型。另外,一下子拿出几十万元购买一辆不属于自己名下的新车,相关权利的保证也是个问题。”上述业内人士说。

手段之四:摇号“保”中签

除了“背车”的方法,有些经销商,特别是二级经销商还打出了“买车保证摇号中签”、“优先办理车牌号”等口号来吸引消费者。

一位打算买新车的李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没有摇号中签,外地车在北京行驶又有很多限制,所以他在网上查了很多不参加摇号就能买北京牌照车辆的方法。

“我通过网上的联系方式打通了一家经销店的电话,对方告诉我只要按照规定在每月8日之前填报摇号信息,26日摇号时,保证我能中签。”李先生告诉记者,该经销商称,在把所有的购车手续都办好以后再收费,但要在车价之外多加3万元。

记者走访京城车市后了解到,确实有极少数的经销商私下用“保证”客户中签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但消费者要交纳一笔数额不小的“中间费”。

“就算最后能拿到车牌,那也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方式,一旦查实,经销商和购车人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一位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购车者应该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心存侥幸心理。

对此,业内人士呼吁,车企应充分考虑到经销商目前的压力,适当地推出一些减压政策,帮助经销商度过适应期,避免他们做出一些看似聪明的“出格”事情。

商报实习记者 王聪/摄 商报记者 钱瑜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消费者 北京 经销商 买车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