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深度评论:GDP质量是开拓汽车市场的利器

2011年04月12日 15:13
来源:《时代汽车》杂志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只有这样才能使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有健康持续发展的环境。

文/小雨

最近有两件事值得关注,一是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体。其二是随着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退出和各地方政府治堵政策的出台,汽车经销商普遍认为,2011年中国车市产销量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二、三线市场将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笔者观点很明确,如果继续沿用GDP增长的模式发展经济,资源配置仍然向产值倾斜而不是社会民生,则中国汽车市场不可能健康发展。

美国电影《大江东去》说的是一个舞女在开发西部时的情感历程,侧面反映出美国人开发西部的时候,在资源分配问题上对开发与民生的考量。在荒蛮西部的开发中,不仅学校、诊所、银行、教堂一应俱全,甚至酒馆舞厅等设施也纷至沓来。而在南非,殖民者只要赚钱而罔顾民生,造成经济学又多了一个名词叫“非洲陷阱”。

GDP 不能解释的问题

专家认为,资源配置对经济的关键作用在于质量,我国增长模式转变的滞后,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改革开放多年来体制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适合于旧增长模式,适合旧传统工业化道路体制的内涵没能改变。各级政府保持着重要经济资源的配置权力。以GDP增长作为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志,财税体制的税收主要来源于增值税,其中多数是生产型增值税,使得各级政府关注产值的增长。

中国资源的特点是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短缺,资本资源紧俏,生态环境脆弱。如果不能够转到现代经济增长模式,依靠技术进步,依靠效率提高来支撑增长,结果将是扬短避长,降低经济的总体效率。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目前增长数量非常好,可是增长的质量非常差。

这就是增长质量问题,经济学界都知道,GDP不能完全说明经济发展的质量。 据联合国统计数据;1995年日本的GDP总量约5.3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7.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但日本人均GDP超过美国50%以上。而到了2009年,日本比美国的人均GDP反而少了10%以上。从GDP的角度来说,日本几乎停滞了15年。在上世纪80-9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甚至成为美国最大债主;东京股指达到惊人的38915点;三菱公司购买了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东京地价甚至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究其原因,当时日本经济除了具有很强的出口工业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地产强国”。在经济学中,土地和劳动是关键的两个要素。 欧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劳动的发展即劳动力效率的提升。 而日本经济GDP的增长除了劳动力效率的提升之外,还有土地价格的上升。1990以后东京成为“寸土寸金”之地,当时的日元坚挺,仅东京的房地产价格就已经超越了美国。房地产的高价既造出天量GDP数字,并衍生相应消费。高档消费场所消费者,特别是奢侈品消费有力地支持了GDP的增长。日本在房地产的作用下以美元计价的GDP非常好看,但却把日本带入15年的经济停滞,人民饱受高房价和交通拥堵以及生活指数飙升的痛苦。

今天中国一些大城市的情景,正在一丝不苟的重复着日本昨天的故事。民众宁愿要低房价下的经济“停滞”,也不要高房价带动的经济GDP“增长”。因为,房价上升带动的GDP经济“增长”,只能是让少数控制大量地产的人获得暴利,而把沉重的成本转嫁给广大的民众。 这样的成本不仅仅是人们的居住成本,而且是要分摊到人们的食品、衣服、服务等各种成本之上。 这些沉重的成本,让广大中低收入的民众生活在痛苦之中。

资源配置要向民生转变

是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服务,获取最佳的社会效益。

资源配置方式就是通过什么方法把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

一是计划配置方式。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计划配置方式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将由全社会占有,商品货币关系将不再存在,因而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计划,即通过社会的统一计划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正是按照这一理论来实践的,把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一段时间里,计划也曾经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而市场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计划资源配置方式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方式有可能从整体利益上协调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完成重点工程项目。但是,配额排斥选择,统管取代竞争,市场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从而易于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的现象。

二是市场配置方式。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始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所有产品、资源都变成了可以交换的商品,市场范围不断扩大,进入市场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从而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越来越大,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根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有可能产生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

一些学者指出,中国出现这么多大规模的城市,实际是资源畸形配置、不讲究科学发展的结果,现在我们开始为此付出代价。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是城市化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的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而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首次正式提出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机动车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列为“十二五”规划期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民生是打开汽车市场的金钥匙

在过去日本经济衰退的十几年里,日本房价大幅下跌,另外,跟房价直接相关的生活必需品售价也在持续下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经济停滞带来的不是人们的痛苦绝望,而是人们越来越有希望,可以说生活更加宽松自然,也自然就更幸福了。

中国也面临这样的处境,大城市已经饱和,那么二三线城市又怎样呢?

目前二三线城市也开始全面扩张,而且房价一路飙升。由于政府将学校、医院等优质公共资源集中在中心城区,郊区配比很少,这种资源配置的模式在全国大同小异,例如天津好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和平区,很多人虽然居住在郊区,但依然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入和平区的学校,而因为校车、公交等公共服务跟不上,家长每天必须开车接送,交通需求量暴增,尾气污染严重,再如,北京的主要大医院几乎全部集中在三环内,全市病人就医都涌向三环以内,造成交通拥堵。公共设施跟不上,医院、学校、垃圾处理场等设置跟不上城市和人口扩张速度。“看病排号,上学排队,商场上厕所都得等,谁能舒服呢?”

盲目发展汽车工业、房地产开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在北京,2010年以来小汽车以每天2000辆的速度增加,而新的汽车生产基地仍在投产。而在各大城市,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均出现高速增长,且从市中心逐步向郊区扩张,却没有人监管城市发展的失控,最终造成了整个城市效率低下。

过去30年,我国主要是关注大城市的发展,如今到了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的时候了。以前集中在大城市的一些产业,现在完全应该调整到中小城市去,弥补县域经济的历史欠账。现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我国还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在此方面,大城市已很难有作为,中小城市才是主要渠道。大城市应该放弃大量低端制造业,包括房地产。政府部门、城市管理者需要有长远眼光和现代化管理理念,更多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建立居民生活舒适度。城市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不仅仅是GDP,否则很多城市还会为GDP不惜代价、不惜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为重要的是,在现阶段,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起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各级政府应转变观念,将公共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一个国家不应该以特大城市发展为方向,而是以中小城市发展为方向,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只有这样才能使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有健康持续发展的环境。(责任编辑:眭江华)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资源配置 市场 增长 方式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