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聚焦陕汽“内动力” 建立最健全服务体系

2011年04月12日 15:13
来源:《时代汽车》杂志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无论外界形势如何风起云涌,陕汽相信,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以及刚刚到来的2011年,最有效且务实的应对措施还是企业“内动力”的充分释放。

文/王威

尽管2010年陕西重汽较之上年产销出现了“井喷”式的大幅增长,但作为陕汽集团的总经理,袁宏明却丝毫不见轻松。

2010年,陕汽集团的经营目标为汽车产销15.9万辆,其中重卡产销10万辆。从3月开始,陕汽重卡的产销连续4个月超过万辆,远高于去年同期。年底的数据表明,陕汽已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与之相辅相成的是,陕汽在年中的各大企业排行榜的评选中也总能够胜出,并将座次不断前移。

但细心的袁宏明却总能在成绩面前看出陕汽存在的不足。他认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陕汽在交货期、服务、配件供应等方面,却依然存在着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增长需求的一系列问题。“千里之堤,亏于蚁穴。”针对这些细致入微的市场问题,袁宏明认为,陕汽将在后续的工作中逐一改善,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同样极具紧迫性、全局性,有的甚至影响深远。”

对于2010年陕汽所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增长,一贯低调的袁宏明总强调市场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他看来,2010年,国家为实现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继续加大的基础建设投资以及消费补贴,一是使得中国经济保持了高位运行;二是使得汽车行业获得了空前发展。作为与国内宏观经济息息相关的重卡产业,连带着陕汽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产销量的双双突破。

当然,袁宏明也并不否定陕汽在内部管理上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早在去年10月,在陕汽新疆“天山行动”的活动现场,袁宏明在对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态势进行深入浅出的研判与剖析之后,最终还是将焦点落在了集团自身。

袁宏明认为,2010年的大发展对于陕汽来说一个全新的起点。这与陕汽积极推进“服务型制造”关系密切。

“2011年,陕西重汽以服务型制造理念为依托,成功搭建了全面预算管理平台、项目管理平台、质量管理平台,这些为陕汽全面夺取胜利奠定了基础。陕汽成功引入的全球领先科尔尼咨询公司,对营销体制的深度变革,营销流程的再造,组织结构的优化,营销质量的全面提升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从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营销体系改革的成果最为明显。”袁宏明告诉记者,市场的井喷直接导致了客户的抢购。针对客户最敏感的交货时间问题,陕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加强产销沟通、衔接,建立销售部门日报单和订单周报分析,优化排产计划,加大配套资源供应协调力度,陕汽平均资源保证能力已经达到了420辆/天,这有效保障了客户的利益。”对于一家负责任企业的老总,袁宏明深知客户每一天的等待都意味着一笔财富的损失。

也正是基于对客户的全力着想,陕汽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大丰收,在备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出口业务中,也率先恢复了元气,出口连续3年保持业内领先。2010年陕汽在不断巩固欧、亚、非、美等海外主流市场的同时,侧重新兴市场的开发。通过积极策划、实施新兴市场等推广方案,有效把握金融危机后海外各国市场复苏的时机,将市场的大旗插到了40多个的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的销量占比明显提升。2011年,陕汽在海外市场上的表现同样强劲,从目前的势头看,超过去年已成必然。

“合理产业布局是陕汽大发展的关键。”袁宏明告诉记者,2010年,陕汽在专用车网络建设方面实施了“双百工程”,加强了与国内主流专用车厂家战略合作,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上海华建、河南骏通等为核心的委外改装网络,“这大幅度提升了陕汽在油田车、消防车等细分市场的增长,2010年,陕汽专用车销售突破1.4万辆。”

但陕汽的增长显然不仅仅只局限于上述领域。在当前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的大势面前,身为重卡新能源的前锋,陕汽的新能源重卡同样备受客户青睐。“当前,陕汽已经形成了国内最为完善的LNG、CNG重卡产品系列,销量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陕汽还先后完成混合动力、气电混合动力、二甲醚重卡、纯电动等新型高科技重卡的设计与试验,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

如果说2009年陕汽由当年的6万辆产销猛增到2010年的超过10万辆产销,多少还存在着外在的市场运气。那么,从2010年的10万辆增长到2011年的15万辆,陕汽则更应该眼光向内,深度挖掘企业的潜力,朝企业要效益——毕竟,2011年的重卡市场将不再会出现类似2010年那样的好行情。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重卡的市场份额或许只能较2010年微增10%。

袁宏明显然另有打算。他认为,当前陕汽拥有中国重卡行业最健全的服务网络与售后服务体系,无疑为陕汽销量的猛增奠定了基础。“陕汽重卡在行业内连获多项权威服务大奖。这是业内绝无仅有的。今年,陕汽还将一如既往地向服务要效益,靠服务赢销量。”袁宏明明白,在口碑相传的重卡终端市场,服务是企业销量快速增长的基石。

但这只是袁宏明聚焦陕汽“内动力”的一个关键。

为了完成15万的销售目标,袁宏明认为,陕汽还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换句话说就是向管理要效益。”在他看来,2011年,陕汽还需要进一步对采供、研发、销售体系进行优化改革,通过优化企业流程,提升运营效率,来充分发挥企业的优质资源,为所有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2011年,陕汽将按照‘重绩效 抓落实 抢机遇 快转型’的指导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为根本,对外与产业链成员、广大合作伙伴进行更加真诚紧密的合作;对内实施研发、采供、制造、销售、服务流程再造,以高效‘服务输出’赢得合作伙伴的认同和支持,从而达到内部、外部的资源协同,高效运作。”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中,袁宏明对今年的打算定下了基调。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对不符合市场需要的营销举措进行调整,解决市场反映的重大问题,进最大的努力使合作伙伴感到满意。针对全国市场需求,继续优化和升级金融产品,加大与金融机构行的合作力度。”

针对夜以继日的产品技术升级,陕汽也将建立技术与市场的联动机制。陕汽将以客户的需求为动力提升产品的性能,努力拓展产品的系列,在载货车、F3000系列车型、国Ⅳ排放、轻量化、新能源等产品开发上力求取得新突破。“2010年,德龙F3000重卡创造了中国汽车行业新产品的销售之最;2011年,陕汽还将继续向市场输出德龙M3000等一系列更加适应市场的好产品。”

显然,在“市场为王”的命题面前,对于陕汽而言,2011年要想实现15万辆的产销任务,一切都还刚刚开始。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年一季度,陕汽产销实现开门红,可以想象陕汽实现上述目标却已经胜券在握了!(责任编辑:眭江华)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市场 产销 服务 增长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