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机械部部长何光远:搞电动汽车不能一窝蜂

2011年08月10日 10:58
来源:中国汽车界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不要把节能减排的优惠政策、资金投入等都引导到电动车上,否则,可能会影响到传统汽车技术的提升。

何光远:我不反对搞电动汽车,但不要把电动汽车说得过分,也不要把电动汽车的问题看得那么简单,更不要指望把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政策的投入都引导到电动汽车上来。

在位于北京市三里河路46号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大院,前机械部部长何光远的办公室里,除了一张办公桌和几把简单的沙发,最醒目的是书柜里摆满了大量汽车行业书籍,身后的报章杂志堆积如山。

在采访过程中,何老与记者一边讲述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认识,一边翻取着相关的资料给我们阅读,上面的重点内容都被划出乃至旁注相关信息。

81岁的何光远一直心系新能源汽车。面对最近一段时间持续升温的电动汽车热潮,他说,“电动汽车现在没有形成也不可能形成产业化,搞电动车不能一窝蜂。我不反对搞电动汽车,但不要把电动汽车说得过分,也不要把电动汽车的问题看得那么简单,更不要指望把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政策的投入都引导到电动汽车上来。”

这位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积极推动机械工业转型和汽车工业成为国家支柱产业的老部长,有些难以理解的是,电动汽车似乎有“大跃进”式的趋势,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未来趋势,何老向本刊做了详细解读。

电动车在城市里面使用,对局部的城市环境有好处。目前并不利于在城市中大面积推广,无论是技术还是电动汽车整个产业链条,时机都不成熟。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现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推动机械工业的转型和汽车工业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并呼吁“让汽车进入家庭”,为中国进入汽车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用电动汽车降低能耗不现实

中国汽车界:我们有必要了解传统汽车对石油的需求,才能对电动汽车有更清晰的认识。目前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已超过国际警戒线。您对此有何看法?

何光远:2009年国内总共消耗了38800万吨石油燃料,其中60%是被内燃机消耗的。2009年中国共进口原油19900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1%、2010年上升到了53%、今年将达到56%。如果照此消耗下去,我们很快就是要超过60%,要依靠进口。国际上有一个说法,即50%是能源安全的一个警戒线,我们早就超过了,所以必须要寻求替代能源。

中国汽车界:寻找替代能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中国实际的现状,未来10年能源结构会有本质的变化吗?

何光远:作为汽车行业,要解决节能降耗问题,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的资源条件。中国是缺油少气的国家,就目前来讲,化石能源仍然是主导。虽然提倡可再生能源发展,但在2009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总能源消耗的8.3%,到2020年的时候,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是15%。但仅就现在8.3%来看,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靠水电,主要还是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智能微乎其微。所以说未来中国在几十年之内改变不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新能源是一个趋势,但真正产业化需要很长的过程。

中国汽车界:中国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这个世界第一的另一面让我们看到的是高能耗。目前来看,是用电动汽车还是提升传统技术降低能耗更现实?

何光远:我们要先探讨到底用什么办法把汽车油耗减下来。首先就是要改进我们的汽车,改进内燃机汽车,这方面的潜力很大。比如说内燃机方面的改进,燃油的电控、喷射、高压共轨技术,还有汽车本身的轻量化,改进汽车行业产品的摩擦系数、风阻系数等。在技术上,如果从这些方面提升改进,汽车节省能源的潜力提高几个百分点还是很有可能的,而且这也是最现实的。这种技术国际上已经有了,我们也应该把这些降低能耗的技术做好。电动汽车的技术并不成熟,未全面应用,说电动汽车降低能耗只限于理论。

电动汽车有当年大炼钢铁的影子

中国汽车界:在电动汽车的研制方面,似乎是全民造电动汽车,而且认为电动汽车有可能让中国汽车与国际同步,您如何评价这种现象?

何光远:寻求替代能源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寻找替代能源之路有点儿偏差,将新能源汽车等同于电动汽车这个说法比较片面。电动车有一个总的概括,里面包括纯电动、包括混合动力、包括燃料电池,而现在对电动车的热度有点儿像1958年的大炼钢铁。

实际上,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比如电瓶的能量密度、寿命以及价格还没有达到比较理想的要求。目前锂电池跟铅酸电池相比有进步,但还存在问题。有观点认为“我们在电动汽车上跟国际基本是同步发展,传统汽车我们落后了,因此可以重点支持电动汽车实现弯道超车、引领世界”,这样的说法缺乏对世界汽车发展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汽车界:电动汽车似乎承担着节能降耗的重任,这样的背景下研发电动汽车,会不会有一些负面效应?

何光远: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部分,但不能说新能源汽车就代表电动汽车,这两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电不是新能源,也不是一次能源。作为电动车来讲,跟内燃机汽车相比并不是新事物。就是因为电动车本身有很多问题,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才一直没发展起来。前些日子深圳开了一次大会,就叫世界电动车大会,我觉得这个叫法比较切合实际。我不是反对搞电动车,但是不要把它说得过分,也不要把电动车问题看得那么简单。更不要把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优惠政策、资金投入等都引导到这个方面来。否则,可能会影响到传统汽车技术的提升,这不可行。

中国汽车界:电动汽车是不是真的污染程度低于传统汽车?在城市里,应不应该大力提倡电动汽车的使用?

何光远:电动车在城市里面使用,对局部的城市环境有好处。如在高尔夫[综述 图片 论坛]球场、步行街上、航站楼使用电瓶车。但目前并不利于在城市中大面积推广,无论是技术还是电动汽车整个产业链条,时机都不成熟。说电动汽车减少污染,是大家看到行驶中的电动汽车能耗降低,但电动车在生产过程中又排放污染,所以说电动车零污染是相对的概念。

中国汽车界:这样看来,电动汽车的发展还是依赖于传统技术,和现在的能源结构密不可分,这种情况下电动车市场化的愿望能实现吗?

何光远: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电动汽车的电来源于何处?目前百分之七八十还是靠煤炭发电,有人辩解说用的是风电、水电,但是这个电也都要先送到电网上去,然后从电网上取电。电网有个平衡问题,白天工厂开工用电量比较大,到了晚上用电量比较小,发电机变成水能机,靠抽水吸能来平衡电网,到晚上就把水库里面的水抽到山顶上,到了白天用电量大的时候开始往下放水,使水能机又变成发电机。

但这个过程要损失百分之十几的能量来平衡电网。使用者晚上给电动车充电,这些想法道理上行得通,但实验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电动车首先要有个智能化的管理,如果电网不能成为智能电网,照样还是实现不了电动车的愿望。

甲醇比电动汽车更有前景

中国汽车界:根据您的研究,如果说大力推广电动汽车时机不成熟,最切实可行的替代能源是哪一种?

何光远:有,就是用甲醇替代汽油。中国资源比较丰富的是煤炭。去年中国的煤炭消耗量大概为30亿吨,如果说我们的煤炭一年消耗50亿吨,按回采率50%计算的话,能源安全没有问题。但中国有一个特殊情况, 40%左右以上的煤炭是低质煤——高硫高灰,不可能直接烧的,环境不允许。

这些低质煤在过去就被遗弃了,有些昧心商人挖低质煤掺在好煤里面。这个资源是有害的,但是要把它利用起来,就是用劣质煤做甲醇,用甲醇代替汽油。

中国汽车界: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甲醇汽车的,为什么没有应用推广?

何光远:国内从上个世纪70年代,交通部、科学院就开始与美国的福特公司、德国大众合作研究甲醇汽车。持续做了这么多年,但是没能够得到国家的正式认可和推广,进展艰难。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电动汽车 充电站 甲醇 何光远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