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记》:恍若隔世

2011年11月24日 05:03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李安定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进入李安定专栏主页>>

我的新书《车记——亲历轿车中国30年》由三联书店出版。许多朋友问起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30年前,中国轿车故事的起点。那时候,如果告诉一个中国人,你的孩子们将获得享受轿车文明的权利,中国会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似乎百分之百地会被认为是痴人说梦。30年,真不算长,蓦然回首,却恍若隔世。

一切变化得太快了,来不及沉淀,来不及反思,泥沙俱下,黑白混淆。需要有人从头至今作一个梳理。

我的记者生涯的起点,正好和中国轿车创业的起点重合。一开始,我就得以走近中国汽车业的决策层和骨干企业,亲历了30年中国轿车发展的诸多节点和全过程,了解到许多外人难以获悉的真相,30年不间断的参与是一种幸运。

1982年,中国汽车奠基人饶斌对我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动笔写这部中国轿车的历史,似乎这是我人生必须要作的一个交代。

纠结,贯穿中国轿车业30年起落的全过程。是闭关锁国;还是以开放促发展?在合资企业中是七斗八斗;还是合作共赢?是扼杀草根对手;还是给自主品牌生存与竞争的权利?是满足于入世谈判中国汽车争得的“保护期”;还是在“与狼共舞”中打造航母?是全面跟踪新能源技术;还是搞自欺欺人的“弯道超车”?历史,总是裹挟着大量泥沙滚滚向前。

轿车是什么?在中国,轿车是政治、是技术、是经济、是权利、是财富、是文化、是情人、是提升出行距离的“飞毛腿”、是社会财富的流水线、是全球化的经典产物、是民粹主义的精神寄托、是污染和拥堵的罪魁祸首、是引领全球新能源的希望、是自主创新的体现、是贫富不均官民对立的标志物。

中国鼓励轿车私人消费不过10年,轿车突然以每年1000万辆的增长速度出现在身边,爱它、恨它、用它、骂它、鼓励它、限制它,中国人一时还找不着北。

本书以编年史和一章一个主题的结构,记述了不同时期这些纠结的载体——事件、企业、人物的故事。这是一部“私家版”的轿车史,力求还原真相,只是一家之畅所欲言,没有未来官方史写作者所面临的必要的平衡和羁绊。

□李安定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京华网(www.jinghua.cn)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中国 轿车 官民 权利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