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国内汽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自主品牌需发力

2011年04月12日 08:40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慧聪汽车配件网】近年来,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保持了持续增长,2005年到2009年中国汽配行业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30.8%。特别是在2009年欧美等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在破产保护和被兼并笼罩的背景下,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能增长到1万亿以上的产值。而2010年我国整车销量突破1500万辆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

2011年,北京出台汽车限购令让北京的车市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以往的火热状态,而日本地震又在这低迷中给了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了一线生机。据某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称:未来将继续重点看好零部件出口。除低估值个股的估值修复外,继续看好零部件出口方面的快速增长。零部件出口是我们汽车类产品出口的主力,且09年下半年以来已恢复快速增长,当前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和国际产业转移也将进一步促进海外市场对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需求增长。

从产品领域看,内资零部件企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和高能耗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赢利能力明显不足。在70%的普通零部件产品中,本土企业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部分产品几乎被本土供应商独占。如车身零部件、变速箱零部件、制动泵助力器、GPS、刹车片等产品。而外资企业几乎垄断了国内的关键技术市场,在我国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0%、100%、91%和69%,在三元催化器、自动天窗、空调系统、汽车坐椅总成、电动玻璃升降器、照明系统、自动变速箱、高压燃料泵等系统和部件方面,外资企业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进口自动变速器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也高达78%。

从配套份额看,外资或合资企业不仅掌握着部分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还垄断了为整车厂,特别是合资企业提供配套零部件的市场。尽管国家产业政策对外资品牌整车国产的国产化率设定了标准,但由于外资在国内的总成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等核心部件领域占据垄断地位,外资在争取为国内主机厂配套方面也明显占了上风。在我国合资整车企业中,美系车近95%采购外资、合资企业的零部件;德系和日系车企88.9%和89.5%的零部件采购自外资和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整车企业50%左右的零部件采购于外资、合资零部件企业。

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内中型和小型企业占据了行业80%以上的资产、收入和利润。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所占比例不到行业的20%。反映了零部件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的规模小,经营分散。而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大力发展出口业务并拥有相应的产品或技术,把目光市场定位到高新技术上去,保持可持续发展,从小到大再到强,占据在零部件市场的话语权。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零部件 汽车 企业 外资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