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汽车讯 3月28日,奥迪A6L将完成它在国内的新老接替手续,几乎没有人怀疑马上继位的第七代A6L还将稳坐中高级轿车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因为在第六代奥迪A6L[综述 图片 论坛]退市之际,它在2012年前两个月创造的销量依然足以压倒其它国产中大型轿车销量的总和。强大的市场需求为何独落奥迪A6L,相比竞争对手们,它的制胜法宝是什么呢?请看我们对新一代A6L的试车报告。
老A6L繁华的背后已经暗藏危机,焕然一新的宝马5系Li处于良好的上升势头,若产能完全放开后,对奥迪A6L的威胁将进一步加大;再加上奔驰E级和皇冠[综述 图片 论坛]等车型的围攻,现在奥迪A6L所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已经不比当年。
不过奥迪有其引以为傲的资本,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豪华品牌,它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和中国市场的理解深度是其它品牌暂时没有的。在活动现场,奥迪甚至请出前两代国产A6为第七代A6L撑场,如果再算上更早时期的奥迪100、奥迪200和小批量组装的第四代A6,奥迪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无疑是豪华品牌里最悠久的。这不仅积累了大量忠实的消费者,也让奥迪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市场特点和中国消费者的喜好。
我们从奥迪为全新A6L举办的产品讲解会得知,新A6L在2010年研发期间,就和海外同步,并且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大量改进。本土化改造是奥迪A6系列在国内大获成功的原因。从第五代A6加长轴距开始,单独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哲学就已经彰显其威力。在奥迪的成功经验下,奔驰、宝马也纷纷进入本土化研发的队列,而在这些本土化开发的品牌中,奥迪的经验无疑是最丰富的。
之所以在国内进行本土化改造,还是源于国人用中高级车彰显奢华,尤其是后排大空间和高配置的强烈喜好。当然这对用于高端公务或商务接待的车型并不为过,很多人看到A6L就会本能的想到官车,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环境下,领导用车的示范效应具有举足轻重的效果,既然领导们都有需求,那么本土化改造自然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其实奥迪在海外打造的是一个年轻、运动、富有朝气又崇尚科技的品牌形象,不过在国内,特殊的市场环境以及历史原因造就了奥迪根深蒂固的“官车”形象,就连小孩子都知道挂着“四个圈”标志的汽车是给领导坐的。不过近年来,随着奥迪不断将年轻化、个性化的产品引入国内,就连新A6L这款中大型轿车的形象也在逐步走向年轻。
虽然被冠以官车的名号,但厂方表示从上一代A6L的销售统计数字看,政府和企业采购的数量仅占A6L总销量的两成,其余八成都是私人用户。看来私人用户对奥迪产品的认可度也是非常高,不过奥迪也承认“官车”形象的示范效应起到很大作用,这倒也算是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非常宝贵的一笔“非物质性财富”。
越发年轻是奥迪产品近些年的趋势,单从车灯就可见一斑:上一代A6L的LED日间行车灯搭配一体式进气格栅,以及全新A6L的LED大灯,都走在了汽车设计或技术领域的前沿。新A6L的车头突出雕塑般的质感,家族式的大嘴格栅改为六边形,配以狭长的大灯,无论氙气大灯或全LED大灯,也无论白天或黑夜,新A6L的车头都让人过目难忘,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总的来说新A6L还是一款受人瞩目的汽车,但不会显得过分夸张。它保持了豪华商务车应有的尊严,又能在街头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所谓张弛有度形容的就是这种分寸。其实在试驾前,我也怀疑过如此前卫的头灯是否会影响其在公务车用户心目中稳重的形象,实际上新A6L的整体调性并非新不可测,前卫感绝对没有喧宾夺主,倒是很好的辅佐加强它的高端定位,让人一看就觉得这款车(当然主要是开它或坐它的人)大有来头。
在开篇页还有一件事需要阐明:新奥迪A6L启用了一套独特的车型命名方式,车尾的数字不再与排量对等,而是通过极为复杂的公式计算出加速度常数。比如我们拍摄的这款30FSI实际搭载的是2.5L V6发动机,但试驾的这几天,经常被路人误认为是3.0L排量;更有热情的“伪行家”在仔细打量与我同行的50TFSI试驾车后,得出它是搭载5.0L V10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结论(这位热情的朋友知道奥迪有V10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确算半个行家了,可惜这和新A6L完全对不上号)。看来新的车型命名方式一不小心“拔高”了新A6L的排量,具有挺高的迷惑性,或许能让部分准车主们偷偷美上一阵。
奥迪官方的解释是,未来A6还将推出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型,届时将无法使用单纯靠排量划分车型,因此才想出用加速常数区分的办法。中国作为奥迪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首先进行试点,未来这种标号方式有可能在全球普及。
为了避免因为车型标示引发阅读时的不便,我先将国产全新奥迪A6L的四款排量标示列在下面,以便大家了解清楚。
TFSI = 2.0TFSI / 2.0升 L4 涡轮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
30FSI = 2.5L FSI / 2.5升 V6 汽油直喷发动机
35FSI = 2.8L FSI / 2.8升 V6 汽油直喷发动机
50TFSI = 3.0L TFSI / 3.0升 V6 机械增压汽油直喷发动机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汽车”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汽车频道(010-84458715)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