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退出机制不应将销量作为硬指标

2012年07月29日 19:29 来源:凤凰汽车 作者:张翠翠 0人参与 0条评论 字号:T | T

凤凰汽车 近日,针对工信部出台的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管理办法,国泰君安国泰君安首席汽车分析师张欣对凤凰汽车表示,退出机制不应将销量作为硬指标一刀切,应遵循市场调节。同时,他指出针对外资企业来华进行“壳资源”交易应采取更严厉的管理办法。

7月12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汽车行业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以提高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一直困扰汽车产业的“壳资源”交易有望得到解决。

虽然正式出台“行业退出机制”对整顿相对较散乱的汽车行业是一大利好,但也有人很快提出质疑,认为标准太宽松,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同时,这个原本就有些迟到的政策缺乏力度和决心,对于推进产业整体的发展作用并不大。

销量作为标准 特种车企业难做

《通知》对退出企业设定了一个“标准”:连续2年年销量为零或极少(乘用车少于1000辆、大中型客车少于50辆、轻型客车少于100辆、中重型载货车少于50辆、轻微型载货车少于500辆、运输类专用车少于100辆、摩托车少于1000辆)的生产企业。

张欣指出,如果真的如《通知》中采取销量标准来评定的话,特种车、改装车等年产量较少、服务良好又细分市场的企业很有可能受到“退出机制”的制约。“如果这些专用产品因销量少而被迫剥夺了生产资质,那我们一部分专用产品只能选择进口,导致产品附加值增加。”

他认为汽车行业“有进有出”体现了制度的完善,但真正执行起来有很多难度。他建议,退出机制应与生产资质对应,主要针对汽车企业产品安全标准、产品一致性和售后服务为主要标准有效管理。

不能放任外资企业“壳资源”交易

对于“壳资源”交易的管理,张欣认为应该理性的对待。对于落后企业买卖“生产资质”的做法可以理解。他指出吉利汽车也是因为没有汽车生产资质,最终兼并一家具有汽车生产资质的汽车企业以后,才得以有资质生产汽车。

但他也认为对于外资企业来华建厂、国产化上,政府应采取较为严格的管理办法。“不能寻找到合作方,就能获得生产资质。如果这样,中国汽车是没有出路的,永远只能给人家做代工。”他如是说。

[责任编辑:zhangcc]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入    注册
ctrl+enter快捷提交

商讯

首页
文章精选
车型大全
广州车展
新车
国内新车
海外新车
谍照
新车图解
购车
试驾
导购
文化
人文
酷车
赛事驾驶
二手车
买二手车
卖二手车
车辆评估
二手车动态
行业
业内新闻
产业评论
访谈
调研报告
论坛
车生活
车型论坛
地方论坛
客户端
凤凰新闻
卫视通
凤凰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