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最后我们有请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关总监兼浙江吉利汽车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杨学良,梁总属于地方军,杨总属于私募军,目标是一样的,要把合资干趴下。怎么干趴下?从面上来说怎么做这件事情?怎么看待海外市场近两年的收缩?
杨学良:第一,吉利肯定是要坚持轿车和SUV两条腿走路,我们在轿车领域,A级车、A+、A-、A0都有很长时期的产品规划,接下来会有不断的产品推出来去覆盖新产品区间。
而且这些新产品有很多的亮点,一个是造型,我们在全球设了四个造型中心,以后大家会看到吉利汽车的造型在符合国际设计潮流的同时,注入中国文化的元素。
第二个亮点是研发。现在吉利本身的研发队伍在不断的壮大,同时在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跟沃尔沃开展联合研发工作,在基础技术开发和工程制造领域,我们原创的能力会得到非常大幅度的提升。
第三个亮点是制造工艺,我们对原有的工厂进行全新的技术改造和提升,我们整体的技术工艺会跟全世界最先进的工艺相提并论,大家知道汽车制造的零部件薄弱一些,我们用跟沃尔沃联合采购的优势,去迅速提升供应链。
最后一个环节讲到了渠道,我们要不断吸引更有竞争力的经销商为我们的品牌和销售做支撑,有了系统的支撑,我相信轿车产品会不断的推出精品。
我们对精品的认识和龚总差不多,现在在A级车帝豪和翼动还能维持一万以上,其他少一些,但是在其他的领域比如说A+、A-、A0缺乏竞争力的产品。虽然说小车的市场在萎缩,但我们仍然希望推出精品车型去覆盖市场。
在SUV领域这条腿短一些,当时也做了一些样车,但是能不能打造精品车型是未来的出路,所以我们也做了很漂亮SUV车型,今年下半年就会推向市场,从这款车开始,可以说拉开了吉利进入SUV领域的序幕。
未来十年是迅速的转型、整合、资源集中的十年,吉利设定了一个中远期的目标,我们希望成为全球前十的汽车制造厂商,我们现在的产能大概是50万辆,大概五年翻一倍,十年能到200万以上。只有到200万以上,才能把研发的成本摊薄。
最后还是要技术、要有品质,我们要做受人尊重的汽车企业,不能让别人一谈到中国品牌就是低质量、低价、低附加值,总是抄袭和模仿。相信十年之后肯定会有中国品牌汽车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能进入到全球行业的前十,同时整个的技术和品质能跟全世界同行站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是我们的目标。
短期我们三步走的目标,博瑞上市,拉开的序幕,第二步明年开始,一系列全新的轿车产品,包括轿车的衍生产品,两厢车、三厢车。第三步,沃尔沃、吉利联合开发的新车2017年会推向市场。这三步走会帮助我们在销量、品牌、竞争力方面得到一个突破和飞跃。
沃尔沃是吉利的好老师,大家对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信心越来越重。今年上半年在重庆基地生产的沃尔沃出口到美国,这是第一次有中国制造的高端车出口到美国去。沃尔沃在全球已经经营80多年,当地的比较了解,在信息共享方面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
确实这几年海外市场的波动非常大,从2007年、2008年金融危机,销量拦腰斩断,这几年又下了一半,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原因很复杂,包括对政治形式、经济形势,还有一些突发事件,都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第二是风险控制能力,存在法律的风险,汇率的风险,比如俄罗斯卢布的贬值,包括人民币持续的坚挺。
刚才梁总提到,我们也注意到在国际市场尤其跟自主品牌进行面对面竞争的外国品牌,比如说现代起亚、马自达,规模不是很大的全球性制造企业,在终端的零售价方面能降30%,把我们的优势完全剥夺了。
还有一些主要的新型经济体,他们也采取了一些对本土汽车制造业的保护措施,比如说俄罗斯推出了回收税。同时他们对本土品牌的汽车进行补贴,如果本地的俄罗斯人换新车,可以大概给3、4万卢布的补贴,有各种各样的保护性措施。
而且我们意识到,我们走向国际市场很大的问题是人才储备的不足,管理的人才、技术的人才、财务、法律、市场营销的人才严重的不足,不能充分的了解当地市场,不能扎根当地市场,包括地当地市场合作伙伴的选择,中国品牌都急着出去国际市场,大家对有竞争能力、有实力的合作伙伴都看作是香饽饽,大家都在抢,有谈判的条件会有一些松动。如果没有中长期的、非常牢固的合作伙伴,对当地的发展也不是很有利。
最后大家都警醒了,还是要扎根中国市场,要先把中国市场做上去,先在中国市场取得稳固的、有领先的地位,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育人才,去积蓄技术和产品实力,然后寻求优势的海外合作,最后才能真正在海外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2013年的时候海外的销售能达到整体销售的20%,到今年年中算了算才3万多辆。这给我们一个教训,还是要立足长远,稳步推进,着重放在风险控制和经营的稳健性上,保证盈利性,保证能持续的发展,从长远的角度一步一步稳步往前走,不然的话总是走两步退一步。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