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的长安
“拍案事件”之后,记者拨通了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的电话。“有这种担忧是正常的,”该负责人并未直接回应黄奇帆市长的批评,但否认长安存在过度扩张的风险,“长安在企业发展上一直比较谨慎。长安从一个3500万元起家的军工企业发展到现在,明白其中的来之不易。”
对于黄奇帆所形容的“疯”了的汽车企业,业界普遍认为,数长安汽车集团最有资格担当。
2010年,集中了母公司中国兵装集团旗下优质汽车资源而成立的新长安集团在完成了初步资产重组,随即开始了在全国的急速扩张,创下了4个月签下7个地方投资协议的纪录,而合作的内容皆为新建或扩建汽车产能。除了重庆,南京、景德镇、哈尔滨、深圳、北京、合肥都相继成为“大长安布局”中的一个地标。至2010年底,长安汽车宣布的产能投资总额早已超过了2009年24亿元总利润的10倍。
2011年初,投资100亿元的昆明整车基地和总投资超过350亿元的重庆鱼嘴千亿汽车城又相继签约和奠基。同时,经过几番修正后,长安集团的目标规模最终定格为“十二五”达到500万辆。
疯狂的扩张使得关于长安资金缺口高达数百亿的消息开始不断传出。“外界目前看到的产能数据,都是长远规划,最终要分步实施的。”长安汽车管理层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2010年长安汽车的产能是满负荷运转。至于资金压力,他表示,“长安采取的是滚动投资的方式,目前资金压力是可控的”。
不过,长安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在有力支持着黄奇帆的论断。2010年1月,长安汽车(000625.SZ)启动了期盼已久的增发,但在触了破发的“霉头”后,最终发行股票总数及募集资金额都比预期出现一定缩水。
几天后,某金融网站的长安汽车股吧中,出现一条帖子,“我们拿着长安汽车是很悲惨,但是再惨也惨不过中信建投。”长安增发股2/3被控股股东及承销团认购的真正结果浮出水面,此时,无奈的主承销商——中信建投证券的账面上已因此出现了4000多万元的亏损。
汇添富汽车分析师姚跃称:“所谓几百亿的算法可能不准确。但长安扩张太快,四处圈地,资金缺口肯定有。”
而在汽车业知名分析师贾新光看来,在产能扩张的表象下,“长安的战略规划就存在错误”。
在董事长徐留平“先有规模,再有效益”的路线下,长安的自主品牌直奔“打造微车的老大”的目标而去。而“微车恰恰是去年开始下滑的,随着汽车下乡政策的终止,今年基本上就完了”。贾新光同意黄奇帆对车企“直线思维”的批评,“政策好时,一头扎进去,这种扩张方式的政策风险太大。”
同时,在闻名业界长安“霸权”心理下,与福特、马自达、铃木、PSA(标致雪铁龙)四家合资伙伴的合作与整合也一再丧失市场机遇。这些直接导致长安集团的整体上市步伐滞缓。长安集团正是黄奇帆口中 “拥有几十个子公司但整合乏力”的大集团代表。
更重要的是,这种战略毫无疑问将直接影响到包括重庆在内参与 “压赌”的地方政府的利益。
目前,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设有一个生产基地和三个整车企业。2012年,随着长安三工厂、五工厂以及“鱼嘴汽车城”一期建设完成,长安重庆基地短期内将具有100万辆以上的产能。
不仅是长安,国内多家车企都在2010年启动了“大跃进式”的扩张行动。这让业界人士担忧,“一旦市场差了,圈钱不容易了,问题也就大了。”
事实上,就在黄奇帆的“警告”发出后不久,产能突进路线的另一个代表车企比亚迪汽车的董事长王传福宣布,鉴于比亚迪去年的负债比率由2009年的8%升至65%,且产能存在空置现象,比亚迪今年将停止新建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