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在“第二故乡”中国,沃尔沃宣布启动未来5年在华发展战略,并提出2015年要在中国销售20万辆汽车,2020年全球销量要达到80万辆的发展规划。
“从去年8月进行交割之后,经过6个多月的战略规划,如今沃尔沃已经进入战略执行阶段。”沃尔沃汽车公司全球董事长李书福在发布会上表示,作为中国的第一个豪华车品牌,沃尔沃如今正以全新面目返回中国市场,而这,也将成为沃尔沃项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2010年我们仅仅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执行‘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理念,将沃尔沃‘放虎归山’,塑造沃尔沃安全、低调和高品质的品牌形象,实现沃尔沃的伟大复兴。”李书福称,沃尔沃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豪华车品牌。
对于沃尔沃品牌的定位,沃尔沃汽车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蒂芬·雅各布有着更深刻的阐释。他认为,沃尔沃的品牌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全、环保的设计理念;二是不断提升的豪华元素;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的北欧设计风格。“虽然我们的车没有奔驰的豪华感,没有宝马的运动感,但我们的车一定是最人性化的,最以人为本的。”雅各布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沃尔沃将致力于打造“Ipad式汽车”——设计独特,简单易学,风靡全球。
雅各布称,沃尔沃目前正处于全球品牌的调整过程中,由于企业规模小,很灵活,因此相比较而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沃尔沃的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他告诉记者,沃尔沃今后肯定会获得更多政府方面的支持,而且沃尔沃安全、低调的品牌形象也适合于中国的公务用车市场,这也将成为沃尔沃5年后销售20万辆的重要因素。
据悉,2010年沃尔沃全球销量为37.35万辆,同比增长11.2%,扭转了过去两年的下滑趋势,实现了全年盈利。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为3万多辆,同比增长36%。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5年里,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平均增幅将超过5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沃尔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事实上,从吉利收购沃尔沃之日起,有关国产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有关沃尔沃工厂的选址,也成了“哥德巴赫猜想”。2月25日,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沈晖证实,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首家工厂将落户成都,另外一个生产基地建在大庆,中国区总部和研发中心则落户上海。
“成都的西部基地将以覆盖中国西部市场为主,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大庆的北部基地将以覆盖中国北部市场为主,其地理条件和纬度与瑞典相似,目的是参与和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李书福表示,上海总部基地是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的行政中枢和研发中心所在地,重点是高档轿车、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研究和开发。根据规划,沃尔沃还将在华东建设一家工厂,但是否落户在传言中的上海嘉定,李书福并未给出具体的答案。
据悉,作为沃尔沃在华的首家工厂,成都基地将于2013年建成投产,届时将有10万辆产能。“首款车型将是一款中大型车。”沈晖透露说,沃尔沃从福特独立出来后,产品线变得很广。在中国,吉利沃尔沃也有别于合资企业,需要双方利益的博弈。“我们是同一家公司,同一个目标。此外,中西合璧的管理层团队,对中国市场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也有利于快速决策和生产更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随着5年规划浮出水面,沃尔沃的高管团队和组织架构也宣布成立。包括中国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副总裁在内共13位中国区高层管理人员也正式亮相。沃尔沃汽车宣布,其在华的业务架构已经从一家全国性的销售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全职能的业务集团,业务范围覆盖了从产品开发、制造、质量控制、采购、销售、市场与客服,到投资者关系、财务、法律、人力资源与公共事务等各个领域。
正如李书福所言,沃尔沃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市场。而不少业内人士也质疑,在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中国豪华车市场,沃尔沃还有多少机会?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豪华车市场的销量为67万辆,同比增长68%。其中,德系豪华车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奥迪、宝马和奔驰的销量分别达22.5万辆、16.8万辆和14.7万辆,占据着豪华车市场80%的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更让竞争对手畏惧的是,“三架马车”你追我赶,纷纷宣布今后几年在华发展目标,加快国产化步伐和投资力度。
“大的不一定吃了小的,而反应快的一定可以打败反应慢的、懒惰的。”雅各布称,现在是沃尔沃品牌推广的大好时机。“如果中国消费者已经厌倦了德系豪华车的设计风格,沃尔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无疑是一抹清新的空气,会让人眼前一亮。更重要的是,沃尔沃没有合资公司的束缚,只要是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我们就会尽快引进中国。”
而作为沃尔沃全球统帅的李书福,也再次强调了“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的理念,并且承诺:“我们在中国建设的生产基地,将执行沃尔沃全球最高水平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回顾“十一五”,再展望“十二五”,所以具体提及汽车业的并不多,仅有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的话题较去年下降13处,致使今年仅为10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