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企业生产成本过高
据悉,2009年10月份,国内天然橡胶价格大约为16000元/吨。而在2010年10月份,天然橡胶的价格已经冲破30000元/吨大关。目前国内天然橡胶的期货价格已经逼近39000元/吨,并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蔡为民表示,“天然胶价格过高直接造成了轮胎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过大,从去年九、十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橡胶价格一直处在不稳定的状态,总是忽高忽低,这也将直接影响轮胎产品的价格。” “轮胎行业也将因此面临再次提价的可能,因为不提价企业就会亏损。”马世春表示。
事实上,对于轮胎生产企业来说,主要成本为人工成本、原材料、固定资产折旧和水电费,其中原材料主要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尼龙帘子布、钢丝和炭黑。橡胶成本占轮胎总生产成本比例约为50%。因此,橡胶价格是轮胎生产企业最敏感的环节之一,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盈利状况。
根据蔡为民秘书长的统计,近期我国轮胎的企业效益是在不断下滑的。从42家轮胎企业2011年1-2月份报表来看,42家企业的总体利润下降了32.3%,内资企业利润下降26%,外资企业下降41%。32家内资企业中亏损的有13家,占到41%,外资企业共有10家,亏损5家,占到50%。
那么轮胎制造业该如何扭转大面积亏损的局面呢?中国轮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专家许春华建议,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胶种来替代天然橡胶,因为单纯80万吨的天然橡胶量是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生产耗胶量的, 如果总是想着降低天然橡胶的价格,这又是不太可能的,轮胎企业还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致力于研究替代胶,让它尽快占领市场。
蔡为民还呼吁相关政府部门能够降低天然橡胶进口关税,另外,轮胎企业在保证轮胎质量的基础上,扩大使用合成胶,这样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天然橡胶价格的上涨。
轮胎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我国目前执行的轮胎质量标准还是很多年前发布的标准,多年来未曾有过任何改变,已经严重滞后于目前汽车和道路的发展速度。”中国轮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专家许春华表示。
央视曝光的事实表明,锦湖轮胎的问题不在于使用返炼胶,而在于不按照企业标准进行配比。据了解,原化工部橡胶司于1991年5月制定的《子午线轮胎工艺技术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胎面压出工艺中返回胶均匀掺用比例不大于20%;胎侧胶、胎肩垫胶、三角胶压出工艺中返回胶应按胶种不同分开回炼,出片后掺用,掺用比例不大于20%。
然而,“这个标准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当时的子午轮胎只有100多万条,占整个轮胎产量的4%,而当时的公路状况比现在要差得多,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人去考虑过要重新制定相关的标准。现在锦湖轮胎出了问题,你才翻出来原化工部的规定,20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在使用这个规定,很明显的看到我们轮胎生产标准的落后。本来标准应该引导这个企业去发展,而现在的标准却远远赶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许春华谈到。
目前,国家对于轮胎质量的监管包括3C论证和成品检测,许春华说,“如果相关部门能够切切实实的把3C论证贯彻好,监管好,成品检测能够真正反映轮胎的真实情况 ,那么轮胎的质量就会得到有效的保证。另外,轮胎企业也要从锦湖事件中吸取教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这是很必要的 。”
许春华认为,锦湖轮胎发生之后,国家的技术监督部门应该首先站出来说话,应该确确实实地给广大消费者一个交代,这样才会引导轮胎企业在质量上进行更好的改进。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