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董扬: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是重要参与者

2011年04月17日 21:59
来源:中汽协官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800万辆,破世界记录。

在这样的背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世界汽车组织(下称OICA)共同主办了OICA中国论坛,时间在2011年4月的上海车展期间。论坛以“低碳时代的世界汽车”为主题,届时中国汽车业将就相关问题与世界汽车进行全面对话。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如何?未来,中国汽车将扮演什么角色?如何融入到世界汽车产业中?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网络部专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董扬先生。下面是采访实录:

问:您先预测一下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董扬:应该是稳定增长,我预测应该是10%到15%的增长。

问:目前也有专家预测是16%至18%,您觉得这种预测算是冒进吗?还是您的预测相对保守?

董扬:我觉得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排除了像09、10年这种30%至40%的高增长,也排除了10%以下的低增长以及负增长,我觉得其实都差不多,就是处于一个稳步的增长期,至于具体的数字是市场说了算的。

问: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机举办OICA中国汽车论坛

董扬:现在中国汽车乃至世界汽车产业都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现在我们已经稳稳地成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市场。中国汽车从此将在世界汽车发展中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甚至于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世界汽车到现在也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汽车发展到了现在,从全世界角度对汽车都有一种反思,就是汽车消耗能源和资源很多,汽车要不要改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推出了以电动汽车为主要技术特征的新能源汽车。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无论中国汽车,还是世界汽车都需要一个高水平的平台来讨论研究这些问题,并且告诉世界上的其他产业,告诉社会,告诉各国政府,汽车行业对这些问题是如何考虑的。

问:请您再谈一谈OICA中国汽车论坛的定位是什么?将对中国汽车和世界汽车产生怎样的影响?

董扬:我们定位就是想在中国这样一个全世界潜力最大的市场上,讨论中国汽车乃至世界汽车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发现汽车其实是在经济和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产品,但是对汽车的议论很多,汽车制造业自己的声音不够响亮。所以我们希望汽车产业要讲出自己的声音,包括中国汽车的产业和世界汽车产业。而且我们把这个论坛设在中国这个全世界都很感兴趣的热土上,目的是希望告诉全社会、全世界,面对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便利、福利以及问题中国汽车产业怎么看,其他各国汽车产业怎么看,大家对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虽然是瞄准汽车产业,实际上是涉及到整个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等话题。

但是对一个论坛的作用不宜高估,一个论坛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希望它尽量多的发挥作用,成为外界了解汽车的平台,也成为汽车产业内高层互相交流的平台,成为中国汽车和各国汽车界交流的平台。

问:从论坛的初步设想可以看出,这次是把世界汽车请到中国来,以后会不会有让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方式?

董扬:我们希望今后能够每年定期的办下去,但这个论坛要不要开到国外去,这个事情我们暂时还没有考虑,但是将来也许会考虑。

问:这个论坛其实也是中国汽车向世界发出的一个声音,您觉得目前我们在世界汽车行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跟汽车产业最强的国家相比,我们有什么优势?还有哪些差距和不足?

董扬:虽然我们产销量最大,但是并不是最强。我认为中国汽车在世界汽车里面应该是叫后来者、学习者和重要的参与者。后来者,因为我们发展汽车比较晚,全世界汽车发展了100多年,我们还只有50多年;学习者,我们最近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向世界汽车产业学习了很多东西,包括技术,包括管理,包括整个体系;所谓补充者就是现在已经表现出的相对比较低的成本,我们生产的零部件现在有一部分出口到欧、美、日、韩等地,降低了他们的成本;价格相对比较便宜的整车,出口到了世界上很多地方,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至于地位,我觉得世界汽车产业是一个大产业,而且是一个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产业。中国汽车产业是世界汽车产业的一部分,很难分割得特别清楚,因此未来中国汽车还将继续和世界汽车产业共同发展。

问:我们注意到这次论坛的主题更多的提到了新能源,主题就叫“低碳时代的世界汽车”,当时我们设计这个主题的时候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董扬:主要是因为现在世界汽车产业面临共同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低碳,事实上我在参加世界汽车组织的最近这几次会议,发现大家都非常关注这个话题。

问:刚才您讲中国汽车目前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虽然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但还不是世界上汽车最强的国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汽车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能源、交通等,我们将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目前北京和上海的一些限制性的政策,将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多大的影响?

董扬:汽车在带给人类社会方便和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同时,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这个是自然的。这个问题不但是现在存在,在汽车生产一百多年来都存在,到现在为止汽车产业实际他们用自己的技术进步解决了这些问题。比如说排放的问题,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非常严重,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酸雨等问题。事实上几十年来汽车的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有害气体的排放降到了原来的1%至2%,甚至于更少。再比如说能源问题,现在和几十年前相比汽车的平均油耗下降了大概1/3,安全性汽车的万车死亡率也下降到原来的一半以下,我自己感觉1/4左右。当然,这些也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大家不能再去追求买车越买越大,无论如何大车消耗能源和资源都是比较多的。

我同意现在能源资源的问题比较尖锐,但是并不认为这些问题会对汽车产业发展带来颠覆性的灾难,以至于从此发展不下去。对于国内大城市的限购,我认为这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正常现象,并不会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从整体的刚性需求来说,市场目前需求还比较大。

问:现在一些汽车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纷纷做出渠道下沉的举措,向二、三级市场,甚至三、四级市场转移,这种情况您觉得几年内会成为主流吗?

董扬:我认为今后这肯定是主流。因为原来我们在普及的初期,重点是在北京、广州、武汉、成都这些大城市,现在向中小城市扩展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问:这个过程会不会使整体的消费理念产生变化,这些二、三级市场的城市跟一线城市的理念肯定会有一些差距的。

董扬:我认为消费理念需要变化,从世界来说比如说欧洲的,美国的,日本的汽车消费理念是不一样的,我更赞成日本的汽车消费理念,把它看成一种工具,然后尽量追求节能减排,中国应该学习。但并不是现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有多大区别,比如大城市的老板喝XO,中小城市的老板也要喝XO,所以这个差不多的。

但目前比较主流的消费理念确实需要引导,引导到不要把汽车看成是一种财富的象征,而把它看成是一种运输的工具,而这种消费理念的形成不能靠消费者自己去觉悟,需要全社会包括媒体和政府去引导。

问:现在各大汽车跨国公司有一个发展的趋势,就是在目前能源危机的背景下,都在研究节能减排,但是方式是不一样的。德国的汽车企业在努力发展一些柴油车的技术,日本在发展混合动力的技术,目前大家也都纷纷发展电动车。与此同时,大家也都在对现有的内燃机车进行节油化改造。比如说大众TSI的发动机,还有宝马的高效动力等等。综合所有的方案,您认为哪种在目前是最可行的方案,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

董扬:技术上的发展不应该是事先设定某一个方案,因为事实上各种方案原理上基本一样,但是小的原理有所差别,所以这个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无论是政府,还是我们协会都应该提倡技术的多样性,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应该采取技术中立的政策,就是只要你做到节能减排就行,应该是限定油耗,不应该限定技术路线。

那么具体对现有这些技术的话,我有两点需要强调。首先,现在以至于十年的时间内,恐怕内燃机还是汽车90%以上份额的动力源,所以内燃机本身的节油仍将是主流。再一个,一些成本不是太高的混合动力的技术,也是比较有可能在内燃机上应用。与纯电动技术和燃料电池技术相比,混合动力技术应用的可能性应该是更大一些,如果采取政策鼓励可能起到的效果比较好。所以,应该注重发动机改进和混合动力技术,因为这两种技术最有可能马上使用,取得效果最大。

问:目前国家已经把纯电动车作为重点发展战略,那么在传统技术的改造升级和电动汽车的发展上,将如何进行平衡?

董扬:第一,国务院有些部委在他们已经发布的文件,和在他们准备发布的文件中,把纯电动汽车,还有插电式混合动力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但是我觉得现在从国家大的规划角度还没有完全做出。第二,到现在为止还是喊的多,给的少,并没有花费大量的资金。我觉得我们电动汽车的投入比起其他的投入相对还是比较少的,现在还没有真正开始。

至于平衡,我希望大家不要把这两者对立起来,一个是长远,一个是眼前,一个是战略,一个是战术。而且这两种技术有互通之处,如果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好的时候,把它部分采纳到汽车上就是混合动力技术。而且有些技术直接采纳本身就可以节油,比如说电动转向技术替代汽车里边的液压动力转向。再一个,传统汽车的技术如果做不好的话,电动汽车也会遇到问题。

比如说重量如果不能减轻,那么纯电动也跑不远。发动机做不好,混合动力也做不好,所以这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矛盾。

[责任编辑:linyz] 标签:董扬 汽车产业 电动转向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