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扬:确实现象如你所说,各国大公司推出了很成熟的,技术上很有新意的,进步程度很大的产品。而在具体产品方面,中国的亮点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说中国和外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说中国做得比外国人还好,是不客观的。事实上我们比人家做的晚,基础比人家差,总体上在电动汽车领域也是追赶。在传统汽车领域是追赶,在电动汽车领域也是追赶。
问:这个差距会不会比传统汽车要小一些?
董扬:如果说一定要讨论差距,我想至少有两种维度,一种维度叫做时间差距,一种叫做困难程度。我觉得时间差距大不一定就难度大,为什么呢?比如发动机,人家搞出同样发动机技术可能是30年前,我们现在才掌握这个,应该说差20-30年。但是在难度上,很可能在电动汽车上只有5年的差距,但是这5年难度要大的多,在传统发动机领域,可以用5年克服30年的差距,而在电动汽车领域5年的差距却很难追赶,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问:中国目前的汽车企业相对于那些跨国公司规模要小很多,可能资金和实力上差一些,但组建一个联盟这种方式会不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起的T10联盟,把中国汽车销售额前十大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准确讲这不是一个专门针对电动车的,但这个联盟针对电动车做了一些工作。
第一件事情我们联合对全国的电动汽车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包括整车、零部件、生产条件、使用条件等,得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报告,这个报告我们在内部发了,也送了政府有关部门。这个报告有关的内容就是客观的描述了电动车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情况,它最显著的作用就是平息了在国内曾经流传过的各种不太正确的说法,如认为电动车是可以弯道超车,传统汽车追不上了,通过电动汽车可以一下子把世界各国都抛到后面去等等。调查报告中我们认为我们和世界存在全面差距,不存在弯道超车问(微博)题。因此政府应该组织,业界应该多干实事,而且各行业都要配合,汽车产业、化工、电力行业要合作,甚至普通用车人也要学会绿色驾驶。
第二件事情我们联合向国务院领导提出了我国发展电动汽车的建议,这个报告得到了领导的批复,现在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组织下,我们也参与了全国的节能新能源汽车规划,以及政策、专项这样的问题。
问:近几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步挺快的,无论从工艺,质量,还是国际化合作的能力上,您认为中国汽车在国际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董扬:实际上你问的是中国汽车企业中中资控股的企业生产的中国品牌的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地位如何。我觉得,第一个中国汽车是在全球一体化和改革开放政策这两个条件下发展的,所以它不是单一品牌的一个市场,所以中国品牌一直和外国品牌在市场上存在,那么有些领域中国品牌多,有些领域中国品牌少。在大家最关心的轿车领域,过去几乎是外国品牌的天下,最近这十来年中国品牌有了很好的发展,而且我认为会继续发展下去。外国品牌现在,乃至是将来一段时间都会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但是中国品牌会发展,会生长,赶超是迟早的事情。
问:而且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合资公司开发自有品牌这种趋势也开始出现了,这种发展的方向您觉得空间有多大?
董扬:对于这件事情解读的人很多,有的人认为是外资针对中国市场现状,更多考虑中国消费者了,也有人认为是外国资本在耍滑头,是想用这种做法来扼杀中国品牌的一个阴谋。我觉得阴谋论和滑头论都不太成立。因为一个企业搞什么品牌和它的市场战略特别有关系,现在中国成为最大的市场,中国生产要素各个方面,从设计开发的人力资源,到制造设备各方面都已经迅速发展的时候,那么以中国市场为基础,在中国开发产品,确实对市场非常有利。它会比从外国搬一个已经开发完的产品到中国来要好,所以合资企业在中国重新开发产品,从开始开端开发产品,它是一个需要。我更认为,这是中国市场重要度增加和中国生产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这些提高零部件基础变好这些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
问:其实这或许算是一种合作的升级,在此之前有好多车型已经是合资公司自己进行改进的,而且在市场上非常畅销。下面请您再谈一下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合作方面的问题,目前感觉最多的还是成立合资公司这种方式,您觉得以后在汽车行业的国际间的合作还有哪些更深层次的方式?
董扬:国际合作确实今后会多元化,除了我们现在已经占主流的,很熟悉的中外合资模式,今后还会有更多其他形式出现,比如说中国收购一些外国品牌或外国公司,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再比如单项引进技术。还有中国企业对合作伙伴进行投资,如上汽对通用IPO的投资。因为我想下一步的走向,应该是中国汽车产业和世界汽车产业进一步融合的过程,合作也会多元化。
问:您经常跟一些国外的专家,或者是政府或协会的人打交道,他们角度对目前中国市场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董扬:他们还是很客观的评价中国,对中国这几年的发展很惊讶,很赞赏,而且很看重。当然他们对中国企业还不够了解,比如说对中国的汽车集团,对中国和产品了解也不全面,目前可能对吉利和比亚迪相对比较了解。我们希望通过论坛使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这些企业能够在世界上有亮相的机会,被世界汽车产业内更多人了解。
问:最后我代表易车网的网友提一个问题,因为在我们的论坛上有一些跟帖,发现好多人抱怨,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美国那样,享受世界上最优的价格和最好的服务?
董扬: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我觉得广大网友有权利提出这个问题,而且我本人也是一个汽车使用者,我也有同感。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个问题我们还没有建成汽车社会,我们的服务体系、服务理念还不完善。甚至认为你开汽车就是富人,你挨宰是应该的,这种想法现在还有。另外,现在给你提供服务的很多人还是没有汽车的,等到有汽车的人为有汽车人服务的时候,恐怕这个观念就会好的多。
第二个因素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建设中,所以各个行业各方面的税负较高,汽车产业在制造业里面是税负最高的一个产业,所以大家感觉到价格高。
其实我们也有研究,但是现在还不完全,就是到底消费者在为非汽车产品本身付出多少成本,这个需要好好算一笔账。
问:有消息称说今年上半年汽车“三包”法会出台,您对这个议题怎么看?
董扬: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就是汽车作为一种大宗耐用消费品,在全世界来说它的质量承诺形式是不一样的,不可能像小宗商品那样很随意的就换。比如在西方一些国家,你买一条裤子就因不喜欢了就可以换,甚至退,但是汽车这种的商品恐怕这样不行。而且这里面有这样的一个情况,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提高了它这个质量保证成本,它一定要分摊到销售价格里面去。所以怎么样合理界定质量保证,界定消费者和制造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要尽量的提供更好的保证和服务,而不过分提高成本。
问:这个在国外一般的话会采取什么方式?
董扬:国外一般是一种保质期的承诺,在一定期内保修这是肯定的,但是保退、保换这个一般不怎么做,目前我们正在研究世界各国的情况。
问:还有一个问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两年中国汽车太火了,火到工厂已经无法提供足够订单的情况,这种时候不得以加班加点,迅速的生产更多的产品。因此产品的质量相对于前几年有一些下滑,这种观点您认可吗?
董扬:我觉得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但是从实际投诉的比例来看,还并不是这样。虽然说汽车09年和08年相比汽车的投诉增加了,但是我注意到这个投诉比例低于销售和产量增加的比例。就是我们大概产量增加了46%,而大概投诉增加了33%。但是过度的加班加点肯定对质量有影响。所以在去年我多次说,我反对汽车产能过剩,现在是产能不足,消费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生产者也得不到足够的资源保障。但是我觉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2011年这种状况会明显改善。
问:2011年刚开始,就是有人提出一个观点说2011年是一个转折,他的依据就是2010年产销达到一个最高点,然后到2011年就开始往下走,这种转折会出现吗?
董扬:不会。到现在我们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都不到,我们为什么会停止呢?
问:如果接下来还要高速发展,目前社会提供的资源,能不能承载,比如说道路等方面。
董扬:资源的问题是这样的,第一从内在资源来说修道路,道路你可以计算密度,而不是计算数量,至少我们现在肯定不是汽车密度最大的国家,而且我觉得现在汽车密度可能还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这里面是有发展空间的。从外在资源上说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全球资源共享还是主流,这一点像日本这样完全没有油的国家,都能够大量使用汽车,那么在中国没有什么理由现在限制汽车。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