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听取治堵政策报告 效果如何未知

2011年07月20日 07:29
来源:新京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今年6月,北京市交通委做“交通缓堵民意调查”,在“哪些措施对缓堵最有效”的投票中,“购车摇号”得票最少,只有7.14%的市民选择此项。购车摇号“最不得”民心,有因越来越难中签的怨气,还有对摇号暗箱操作传言的担忧,以及诸多细节完善的期待。

1 盘子太大中签率低,急需“洗盘”

购车摇号是否继续?

从1月份的1∶10.6到7月份的1∶35.6,随着购车摇号申请者的不断涌入和一次次累积,中签率越来越低,几乎“和买彩票一样”。在依然严峻的拥堵局面下,部分申请者认为,摇号限制了民众拥有小汽车的权力,作用不明显,建议取消购车摇号。

住建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马林:购车摇号对小汽车快速增长还是有一定的缓解。取消时机还不太成熟,交通政策里最怕的就是刚有效果后就马上更改,政策的影响得有一个延续性。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取消应该慎重。既然政府选择了,就应该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将政策优化完善。不过,购车摇号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比如真正有刚性需求的人摇不上号,摇上的又不买。现在的中签率已经是1:35.6了,盘子太大了,当务之急就是“洗盘”,不能再继续失控下去。

柏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江燕:如果取消购车摇号,就需要更加强化其他措施。靠修路是不能最终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资深交通专家贾新光:摇号、限行类行政性强制措施是临时性,而非长效措施,应该有时限限制,但目前北京推行的摇号限购、尾号限行等管控手段,都有长期行政措施的影子。

2 应加大公开力度,建立惩戒机制

如何避免暗箱操作?

随着摇号中签比例越来越低,有关摇号黑幕的传言不断,譬如花钱买号,权力部门可能暗箱操作塞号等,5月,一则“某4S店称有几千个特批购车指标”的传闻在网上风传。随后,官方发表声明,称纯属谣言,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

马林:摇号这种形式相对公平,如果是拍卖车牌的话,有钱人肯定能拿到号,没钱的人就拿不到号。现在不能没有证据就说购车摇号有问题,当初设计政策的时候指标是不允许买卖的。如果真的出现了网上说的那些问题,那就应该从法律的层面去解决。

王丽梅:作为摇号程序本身应该没什么问题,都是随机的,这也是一个很简单识辨的程序。单从技术角度来看,不应该有什么问题。个人认为,如果说有黑幕,应该有调查、有依据。

王江燕:没有证据的猜测不可信。政府坚持公平、透明就可以了。

贾新光:为杜绝这类现象,还是应该加大公开公示的力度,同时设立举报奖,借助群众的力量,防范职能部门的漏洞。

而且,处罚机制也应该健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如果利用摇号限购政策牟取私利,是否该以贪污腐败论处?这些惩戒机制应该完善。

3 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摇号防“占坑”

如何增大中签概率?

从1月份的1:10.6到7月份的1:35.6,摇号中签的比例越来越低,不少人为提高命中率全家上阵“学照”摇号,截至7月8日,超过62万人申请购车摇号。这一数字是去年上半年购车数的两倍。导致真正的刚需者距离中签则越来越远。

贾新光:按照纽约等国际大都市每1000人600辆车的发展规律,北京的私家车保有量远未到来,应该相应放开上限,比如目前每月售车上限以后可不可以增加到3.5万辆到4.5万辆?

马林:不赞同用增加指标的方式去解决。放弃的指标可以滚入下一期,因此从7月份开始,个人摇号中签的可能超过1.76万个,中签率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王丽梅:现在看来,无论有刚性需求或是弹性需求甚至没有需求的人,都争相去摇,不合理。那些有刚性需求的人被湮灭在摇号大军,一而再、再而三的摇不上号。

应该从准入门槛等方面完善摇号制度,如设定条件来确定优先购买顺序,具备条件的可以先买,不具备条件的相对推迟一下。以家庭为单位,一个家庭有一辆车。

王江燕:以家庭为单位参加摇号,这样既能满足家庭购车需求,也能防止出现全家上阵的情况。

[责任编辑:zhangss] 标签:政策优化 摇号 人大常委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