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巨头垄断成品油标准制定 致国IV推迟(2)

2011年09月10日 09:03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严凯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在上述人士看来,由于国内成品油价税政策扭曲,致使整个炼油行业出现亏损,从而导致没有资金支持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目前,在发改委的价格目录上,车用柴油和普通柴油的价格是一样的。但前者硫含量不高于350ppm;后者硫含量最高达到2000ppm。成本上,前者比后者也高13%左右。”上述内部人士说。

付伟称,国IV标准被推迟,直接原因便是在炼厂改建最为关键的2008年,国内炼油业务亏损了约2500亿,导致没有足够资金支持更新升级装置。

就此,两巨头曾多次向发改委打过报告,要求国内车用柴油价格适当上调,有别于普通柴油,但发改委则以CPI过高为由未予调价。

一位不愿具名的石化专家表示,关键的问题是,若价格未能达到石化企业的要求,标准要想顺利执行起来很难。“中石油、中石化的实际意图是向上级施压,在实施标准的同时,也要上调汽柴油的价格。”该专家说,“若不调价,就不供应,理由则是炼油板块将会继续亏损。”

垄断

岳欣认为,国标未能顺利实施,除了两大石油巨头不按规定供应外,另外一个关键的问题便是它们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垄断。“板子应该打在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身上。”岳欣说。

按照权责划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委是油品标准归口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市场售油符合国家标准,

目前,我国车用燃料国家标准的制定机构名为“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称“石化标委会”)以及其下属的“石油燃料和润滑剂分技术委员会”(下称“石化分标委”).

这两个机构决定着我国车用燃料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但在这两个机构的人员组成中,石化系统的人员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据岳欣介绍,在石化标委会的人员构成中,90.9%的委员来自石化系统、2.3%的委员来自汽车产业系统、4.5%的委员来自环保系统。其中,主任委员来自中石化,其秘书处挂靠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而在石化分标委中,石化系统委员占70.3%、汽车产业系统委员占8.1%、环保系统委员占5.4%,主任委员来自中石化,秘书处同样挂靠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汤大钢称,石化标委会目前有3个成员来自环保系统。“但是还有发言的机会,能够参与讨论。”汤大钢是石化标委会环保系统3个成员之一。

后来,石化标委会成立了石化分标委,由它具体负责车用燃油排放标准的制定、实施。而此时,在分标委中,环保系统的委员只有两个人。“后来,我们也争取想要更多名额,但结果还是两个人。在石化分标委,就更没有发言权了。”汤大钢说。

在环保系统专家看来,中石油、中石化不仅在标准实施阶段利用垄断地位拒绝执行标准,还在标准制定层面垄断话语权,这才是国标无法顺利实施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surq] 标签:IV 中石化 成品油价格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