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口数据高企难掩多层次问题

2011年09月16日 13:53
来源:汽车周报 作者:芦丽琴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9月9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月度信息发布会上,记者获悉,8月汽车企业出口再创月度历史新高,达到8.62万辆,汽车出口成为拉动今年国产汽车市场销售的主要力量。但在汽车出口一片大好形势下,一些潜在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就在一周前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发言谈到:“我国汽车出口只占汽车总销量的3%,而且多数出口是简单的货物贸易,我们的技术、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品牌、网络及企业文化,跟跨国汽车公司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9月9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出口汽车不仅仅是把产品卖出去,而应该考虑到当地政府、民众、社会的需求,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当地的资源,布好销售网点;并且处理好与当地媒体和政府的关系。在这个方面,我们应向跨国汽车公司学习,他们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资金、技术和法律法规的准备,并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挑选了合作伙伴,同时建立了良好的经销网络,充分利用中国当地的人才。”

内部竞争——

“不怕见老外,就怕见老乡”

支陆逊在论坛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制约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因素源于我国企业内部,“普遍反映,中国的企业出了国门,不怕见老外,就怕见老乡。我们的竞争主要来自内部,自己跟自己竞争,不光是汽车出口,包括机电产品出口,都呈现出口主体过多的特点”。

据统计,2010年,我国新增产品出口额为310亿美元,但参与出口的企业却新增了2万家,企业数量比2001年增长了4倍。即使是在受金融危机冲击的2008、2009年,我国出口企业数量也没有下降,反而还在上升:2007年出口企业数量为11万家,2008年是12.3万家,2009年达到了12.9万家,2010年则超过了13万家。

与出口主体连年上升相伴而来的问题是出口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竞争的手段主要是拼价格、比规模、拿订单,这也直接导致我国出口汽车“低价低质”的形象在国际上始终未得到彻底改变。支陆逊透露,国外市场特别是非洲市场,对我国出口汽车的质量问题抱怨很多,原因一方面来自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外营销网络与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售后服务没有及时跟上而带来的质量问题。

论坛上,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总裁陈滨表达了对“出口主体多,内部厮杀严重”的深刻体会。汽车工业是规模效应特别显著的产业,但我国零部件产业高度分散。据统计,国内百强零部件企业的市场份额只占整个行业的50%,远低于其他国家的集中度。作为一家全球最大的铝轮生产基地,万丰奥特在走过了一条坎坷的国际化之路后,获取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避免内耗,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大的企业集团,抱成团才能共发展。

“怎样形成大的企业集团?我认为有两条路,一是行业内优势企业实行横向的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强做大,向模块化、集约化发展;二是上下游产业链的兼并重组,集团内各企业之间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最大的合力。”陈滨表示。

同时,陈滨还呼吁,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要积极引导企业,避免无序竞争。他说:“国内有些企业急于打开国际市场,以极低的价格恶性争夺市场,不仅破坏了行业的有序竞争,损害了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整体利益,而且会引来杀身之祸——国外反倾销的起诉。”

熟悉规则——

提高汽车出口认证水平

在谈到制约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因素时,除了源于我国企业内部的“内耗”,支陆逊还提到了另外一点:“国外的关税、技术贸易壁垒以及专利标准等问题,也抑制了国际市场对我们产品的需求。”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汽车 出口 中国 罗曼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