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锦湖召回仅是舆论的胜利?

2011年05月18日 08:18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朱昌俊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锦湖轮胎召回已满月,从发布召回公告到现在的一个月时间里,已召回了3.4万条轮胎,因免费综合检测而更换的轮胎数为3.3万条。不过,锦湖轮胎中国董事长李汉燮前天却向记者表示,不管是召回的轮胎还是因检测而更换的轮胎,品质都没有问题。他呼吁轮胎行业尽快出台统一的行业标准。

在被央视曝光刚好两个月的时间点上,锦湖一反初态,指出召回或更换超过6万条轮胎,是在“产品质量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如此表态,虽没有直接叫冤,但自表“委屈”算是不言自明了。

这种态度上的剧变,就锦湖近两个月的表现来看,或是一种必然:被央视的3·15晚会曝光后,锦湖先坚称无错,指出央视“简单通过视频中添加不同胶料的数量就判定该公司违规操作欠准确”;而后在21日,其中国区总裁又正式向消费者道歉,并宣布召回问题轮胎。事件发展到这个点上,公众和舆论的关注也就此降温。然而在召回过程中,关于“自检自测无公正性可言”、“免费检测竟靠目测”、“‘免费餐’不易吃”等民意指责一直未曾消停。加之今日之翻案,不得不让人怀疑,锦湖的认错仅是为暂时规避舆论宣泄,到头来只是一场“舆论的胜利”。

再次回溯这起“国内轮胎召回第一案”,不难发现,整个过程中,负有监管之责的质检总局除了配合发布召回细则外,则鲜有干预动作。就连被诟病已久的“返炼胶”是否超标问题,也还是让锦湖在自检自测。

有外国代理商曾对媒体说,“指责单一的轮胎企业有点欠合理,每个轮胎企业的产品在大批量生产之前,国家相关部门就对轮胎样品进行抽查评测合格后才发证书,有了证书才能进行批量生产。”而在现今中国轮胎的制造标准中,还根本没有对返炼胶比例的规定,相关标准还是1997年制定。这样的尴尬,或也应是丰田召回“中美有别”的重要内因。

标准脱轨的负面之痛,显而易见。锦湖的“出尔反尔”除了其自身道德瑕疵外,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相关行业标准过低,客观上无疑有纵容之嫌。一个锦湖就这样轻易地把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陷入被动之地,“如果消费者坚持要换轮胎,公司也会为其进行更换”,锦湖的表态还为自己抢占了道德高地。虽说其急于漂白的翻案行动,很可能被证明是徒劳的“引火上身”,但无论是基于消费者维权还是规范市场行为,都实在不能再纯粹让消费者来死扛,“看得见的手”不能再隐身了。

[责任编辑:liushan] 标签:召回 锦湖轮胎 初态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