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豪车企业三种合资方式 谁更有底气?

2011年08月17日 10:2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说到底气,一般是指气力或劲头。如今中国市场已经成了中外汽车公司“跑马圈地”的公共市场,能在这里站稳脚跟的,需要的正是底气。那么,底气来自哪里?

首先肯定是产品和市场,两个条件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分先后。不过市场是任何人也无法掌控的。中国市场近十年来,波峰谷底地翻了几次,哪次折腾都不是谁能控制的。产品则正相反。任何厂家都可以完全确定产品,上什么产品,什么时候上,尽管之前的调研、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等环节都缺一不可,但没有哪个产品不是人为控制的。奥迪宝马奔驰的产品都毋庸置疑。

同样在中国市场,同样有好的产品,同样有中方合作伙伴,奥迪、奔驰、宝马三家却情况大相径庭。真像奔驰的三叉星徽一样各占了一个角。仅从销售渠道的运行看,奥迪是双方协作,中方主导运营;宝马是外方全面主导,中方失语;奔驰则是中外各行其是,互不相容。

显然,目前能保证在中国市场长久发展的模式恐怕非奥迪与一汽的合作方式莫属了,它已经形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总经理”,市场营销和产品投入不因任何一任德方总经理的离任而受到影响。借助中国市场,奥迪成功跻身全球豪华车最强阵营中。

宝马和奔驰都是外方强势,但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宝马的强势体现在现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的个人色彩太浓厚了。业内评价宝马在中国近几年的业绩,史登科本人至少占有一半的功劳。可以预见,一旦史登科离任,下一任是否镇得住是个问号。但宝马的强势也包含着弱势。其中方合作伙伴华晨汽车几乎不能与国家产业振兴规划中的四大之首一汽集团相比,也很难与四小之一的北汽相提并论。在国家强调产业振兴,行业重组的倾向中,华晨汽车不能很快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第一第二阵营中,只能靠宝马独自打拼。“幻想”一下:一旦华晨有变,很难说宝马不成为菲亚特之二。

奔驰显然没有宝马那么强悍。北汽不是华晨,不可能完全听命于奔驰,奔驰也不是宝马,有铁腕人物能掌控大局。事实是奔驰与中方各守一条渠道,双方摩擦不断升级,甚至“明火执仗”。最近渠道整合的问题最终由奔驰和北汽共同出面进行说明,似乎出现转机。

显然,奔驰、北汽的未来都聚焦在此番渠道整合上,双方心里都在算大账。北奔销售利益的受损,将会影响集团十二五大局的整体进程。奔驰则会受制于进口车的容量,错失在中国市场赶超奥迪宝马的良机。双方只能协商,在分的基础上谋求合。

不如此,双方未来的发展都会“底气”不足。(责任编辑:韩佳)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宝马 奥迪 中国 华晨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