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宁:避免“校车之殇”核心是发展问题

2011年11月30日 10:47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鲁宁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上周三,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国家级贫困县)榆林子镇发生一起货车与校车迎面相撞的恶性事故。事故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罹难者中有19名幼儿。由是,历经三番五次全国性整治的校车安全再次上演“校车之殇”,它给罹难者家庭造成无法挽回的悲痛及所引发的社会后果,在舆论场出现了一波自 “校车之殇”事件反复上演以来,最具切肤之痛的回响。

孩童是国家的未来,19朵花蕾在顷刻间不幸夭折,事发地省、市、县、镇四级政府面临的舆论和道义之双重压力可想而知。正宁县分管副县长被停职,事故幼儿园被取消办园资质,每个罹难者家庭获赔43.6万元。县里还作出承诺,为每个罹难者家庭提供一个公益类就业岗位。只是,所有这一切带有愧疚和弥补性质的善后举措,依然无法抹平受害者家属乃至社会公众心灵的伤痕,难以弥补地方政府在校车行驶安全监管环节出现的重大失误。对事故实施行政问责,应当成为善后告一段落后的必须之举。

然而,社会舆论也不能不看到,“校车之殇”的原点是投入不足,投入不足首先是个发展问题。以出事幼儿园为例,这家榆林子镇的惟一幼儿园有孩童737名,全园仅有4辆小面包车充当校车,平均每车分摊孩童184名。如此这般,不出事是侥幸,出事乃“命中注定”。

正宁县只有24所幼儿园,全县90%的农村幼儿上不了幼儿园。如此窘境,根本原因仍是个发展问题。因事故之惨烈,正宁县所在的庆阳市决定出资6.8亿元,力争在3年内兴建公办幼儿园200所,使公幼比例提升至全部幼教的80%。庆阳市迄今仍属国内经济最薄弱的地级市之一,因而,大兴幼教在该市虽有“亡羊补牢”意味,但6.8亿元巨资无疑只能从其它同样急于偿还的民生欠账中 “挤”出来。简言之,对于当地各级政府,甚至放大至整个国家,这是一个“八个油瓶七个盖”的民生难局。在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偿还民生欠账在相当程度上仍然只能“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地方政府被动应付的态势一时半会儿很难有根本性改观。

“改善民生”历来是个相对概念。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类似于校车配置的难题已基本化解。但新的民生诉求同样层出不穷。就是已改善的民生事项,也面临“更上一层楼”的舆论压力。不分国家性质,民生诉求无止境、发展永远是硬道理。努力化解旧矛盾,坦然面对新纠结,是执政为民永恒的大课题。

本月初,中央纪委公布公车整治阶段性成果,全国共查出超配公车17.9万辆。本月17日《中国青年报》披露去年全国采购公车支出800亿元。该数字虽未经官方确认,但舆论要将“800亿元”和“17.9万辆”与正宁县的“校车之殇”相联系,也是自然的事。“公车腐败”乃社会公愤不假,与校车短缺形成强烈对比也是事实,但客观论之,其中所涉及的监管、核定、追责、处罚等道道难题,说到底也是个突出的“发展问题”,不可能脱离现实国情指望其在一夜间统统消解。

一方面记取教训抓紧配置更多校车,另一方面抓紧制度构建,约束各级机关厉行节约并尽可能堵住各种“漏洞”,并继续坚持发展不动摇,是现阶段减少“校车之殇”乃至化解各类民生焦虑的惟一现实和有效的途径。

(作者系上海东方早报首席评论员)

[责任编辑:liushan] 标签:发展问题 客观论 校车之殇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