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迎秋:什么是跨国企业合格的本土化
全新宝马3系长轴距版将在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用厂家的话来说,这款车是宝马历史上首款3系长轴距版车型,也是继长轴距5系后第二款专为中国打造的车型。宝马无疑希望在3系上复制5系在华的成功。
在很多人看来,宝马、特别是3系是最不应该加长的,因为宝马车型追求极致的操控,而紧凑的车身往往更有助于车辆拥有良好的操控性。然而,宝马还是这么做了。当然,从实际的驾驶感受来说,长轴距3系在操控性上并未打折扣,这既显示了宝马的技术实力,也让人对这款车的市场表现有所期待。
在对长轴距版宝马3系的了解中,我注意到这款车研发中的一个细节,那就是长轴距版宝马3系,是经过为期一年的实际消费者调研后,与标准版宝马3系一同研发的,整个研发过程都有华晨与宝马双方的共同参与。在我看来,连“最不应该加长”的宝马3系都推出长轴距版,很能说明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本土化已成为合资企业在华的一项必修课。
究竟何为本土化?在我看来,一方面,本土化应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前提的。记得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新生通用不能再用老打法》的文章,提到旧通用的失败是以成本、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造车理念出了问题,而不是产品和技术本身的问题。在我看来,很多时候企业所谓的“本土化”,更多是相关负责人的拍脑袋,而缺乏群众基础。不久前,我在和某企业负责人交流时,该负责人大谈其国际化的研发团队以及领先业内的设计水平,却对消费者需求只字不提。这说明时至今日,一些企业仍然没有把消费者需求放在首要位置。
另一方面,本土化不应只是跨国公司的独自为之,而应是跨国公司与在华合作伙伴的合力。如今,本土化所涵盖的领域已远远不止产品方面,而是包含了营销、供应链、研发等要素在内的全方位概念,其中自然离不开中外双方合作伙伴的协调与配合。不久前,本田发布了在华中期事业规划。在我看来,本田中期事业规划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规划,因为它缺少中方伙伴的参与,成了本田中国的独角戏。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时,跨国公司在介绍市场情况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先说全球、再谈亚太与港台,最后才是大陆市场。这和今天几乎所有公司都在宣传时把中国本土化放在了首要位置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得中国者得天下”的说法听起来有些生硬,但在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的今天,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众多所谓本土化车型参次不齐的市场表现则说明了,本土化并非一句屡试不爽的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企业仔细研究的课题。
相关报道: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485909
1近期上市配2.0T动力SUV 自主极 -
314297
2将上市小排量SUV前瞻 高效环保新趋 -
168081
3铃木新款VITARA9月上市 定位小 -
150476
4凤凰试驾东风本田全新CR-V 科技升 -
145750
52017款奥迪A6配置曝光 或减重1 -
141357
6试驾奇瑞路虎揽胜极光 不同仅是尾标 -
116350
7广汽传祺GS4北京上市 售9.98万 -
104859
8上海车展十大超炫顶级豪车 有钱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