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客车企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开发取得不小成绩,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热在制造端,却冷在应用端。大部分公交公司对使用节能与新能源客车不仅不积极,有的还有反感情绪。在实现规模运营的城市,公交企业往往被推着走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道路,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示范推广面临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窘境。
据统计,2010年,我国销售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客车占客车销售总量的比例很低,成绩与之前的规划相去甚远。
值得注意的是,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采购方———公交公司往往游离于节能与新能源客车采购之外。记者发现,很多时候,公交企业对节能与新能源客车运营规划一无所知,何时推广、推广多少辆、推广哪种品牌等基本情况,都要接到上级通知后才知道。
买车和公交企业无关,公交企业却要为买车付钱。虽然政府对购买节能与新能源车有补贴,但增加的运营和维修费用却要公交企业承担。此外,节能与新能源示范运营车还要占用公交企业正常的车辆更新指标,公交企业要承担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各种风险。甜头没有多少,还可能因此背上包袱,公交企业当然没有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的积极性。
众人拾柴火焰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需要行政部门的积极支持,但支持者不能反客为主、越俎代庖。
示范运营的目的是获得市场认可,但首先要公交企业认可、购买。因此,政策应该只起推动和催化的辅助作用,公交企业才是采购的真正主体。是否采购、采购什么车应该由公交企业自行决定。否则,示范运营的摊子铺得再大,发展速度再快,补贴一撤,示范运营的成果就可能前功尽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回顾“十一五”,再展望“十二五”,所以具体提及汽车业的并不多,仅有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的话题较去年下降13处,致使今年仅为10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