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1年,轮胎行业喜忧参半:一方面,全球经济回暖、汽车销售增长,轮胎市场需求增长明显;另一方面,轮胎行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高涨、外资长驱直入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
2010年轮胎市场产销两旺
2010年,我国轮胎行业虽然遭遇美国轮胎特保案冲击等多重磨难,但整个行业在销售收入、产量、出口创汇等仍保持了较大增长,产品结构、出口格局调整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气象。据不完全统计,国内45家主要轮胎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71.8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41家企业销售收入增长或持平。杭州中策、三角集团及中国佳通三家企业,更是首次进入世界轮胎20亿美元俱乐部。
2010年,轮胎产品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子午胎产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达19.6%;全钢载重胎产量同比增长21.4%,斜交胎产量与上年度基本持平。轮胎子午化率进一步提高,由2009年的83.6%上升至2010年的83.9%。
去年,我国轮胎出口强劲,出口价格、地理位置、产品结构等呈现新特点。其中,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6.4%,出口交货量同比增长18%;出口产品从中低档产品调整为中高档产品,出口价格向好;出口美国乘用车胎减少,但扩大了非洲、中东、俄罗斯等地区的轮胎出口市场,将美国轮胎特保案对我国轮胎行业影响降至较低程度。
据预测,进入2011年后,中国轮胎市场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占世界轮胎市场份额的9%。随着世界轮胎制造中心向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转移,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轮胎制造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2010年收入增加利润大幅下滑
刚进入2011年,与汽车整车板块公司骄人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累于橡胶价格的大幅上涨,轮胎类上市公司2010年业绩纷纷变脸。
从去年6月开始,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开始上涨,至去年10月突破3万元/吨。今年1月19日,橡胶价格一举突破4万元/吨的关口,最高时曾涨至43500元。虽然截至2月18日,上海天然橡胶价格收于41800元/吨,环比下跌2.8%,但却仍在4万元/吨以上的高位盘旋。
价格暴涨的后果是,轮胎生产企业亏损严重。由于橡胶成本占轮胎总生产成本比例约为50%,对于轮胎生产企业来说,橡胶价格是轮胎生产企业最敏感的环节之一,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盈利状况。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统计,2010年1~11月我国轮胎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亏损面达26%,而全行业亏损面已近50%。企业面临生产越多,亏损越严重的尴尬局面。
比业绩变脸更让企业们揪心的是,轮胎行业的寒冬还远远没有结束。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2011年轮胎企业的日子恐怕还是不好过。因为外部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继续泛滥,海外橡胶价格可能会继续拉升;而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国,橡胶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70%。此外,国内市场橡胶价格也与国际市场充分联动,因而今年轮胎企业的成本压力可能会更大。
2011年如何渡过寒冬
既然成本上涨的趋势短期内无法逆转,那么轮胎企业将如何挨过这个寒冬?
12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回顾“十一五”,再展望“十二五”,所以具体提及汽车业的并不多,仅有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的话题较去年下降13处,致使今年仅为10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