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斯巴鲁承担庞大汽贸重要的利润份额,由此庞大一直想要复制斯巴鲁模式,所谓的“斯巴鲁”模式,就是以“批发+零售”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垄断斯巴鲁在中国的经销权,以此获得稳定和较高的利润回报。您觉得斯巴鲁的可复制性如何?
梅松林:斯巴鲁成功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在于斯巴鲁专注于SUV,推出了很多非常好的产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市场都获得了认可,偶然性体现在斯巴鲁赶上了中国市场SUV发展大好时机,因此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比如雷诺进口目前销售最好的就是它的SUV科雷傲[综述 图片 论坛],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不是采用庞大的模式,斯巴鲁也会在中国取得成功,当然双龙可能没有斯巴鲁销量这么大,但是也会有一定的量。
苏晖:斯巴鲁是名牌,是白领阶层看重的品牌,双龙阶层是低一个档次的普及性的车型,可能是工薪阶层看重的品牌,双龙要走以白领营销的路子,可能效果不好,不能单纯地复制斯巴鲁模式,针对双龙,庞大需要改变营销的策略。
《21世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与斯巴鲁相比,萨博与双龙是比斯巴鲁更为小众的车型,能否创造斯巴鲁在中国的销售辉煌?而在萨博和双龙之后,下一个“斯巴鲁”又将是谁?斯巴鲁模式能否成为庞大可持续的竞争力?
梅松林:斯巴鲁也在吸引更多经销商,庞大在斯巴鲁的份额也在下降,大家都在转变,庞大也需要新的模式,做更多新的品牌,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品牌不可能让一个经销商垄断,但是庞大的“斯巴鲁模式”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因为一些弱势的小品牌,包括竞争力不是很强的自主品牌,例如海马也和庞大签署了代理协议,需要寻找有经济实力、有规模的分销商进行合作,一个弱小的品牌选择一个强大的区域经销商,对双方来说都是互惠互利。
对于庞大来说,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必须在自由开放的市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某些区域取得小众品牌的独家代理。
苏晖:庞大能行,因为它有三性,独特性、唯一性和先导性,其他企业在效仿,未必能够成功,因为时间不同了、时期不同了,消费市场的变化也不同了。
《21世纪》:您觉得,作为在a股上市的首家经销商集团,庞大模式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斯巴鲁模式、巨大的网络资源还是忠实的客户资源?
苏晖:是后两者,巨大网络优势和客户资源,不是斯巴鲁模式,前者不构成它的成功。庞大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就是它的营销经验,这是其他企业比不了的,至少是目前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