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孕育自主品牌的摇篮
凤凰汽车讯 作为孕育自主品牌最多的地区,华东地区多年来涌现出像上汽、奇瑞、江淮、东南、吉利等一批有实力的自主品牌。
值国庆策划——“自主品牌巡礼”之际,凤凰汽车就梳理了在华东地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的三家自主品牌车企——上汽、奇瑞和江淮。
错综复杂的“三角关系”
在武侠小说中,有门派之分,有结盟,也有结怨,汽车江湖同样如此。上汽、奇瑞和江淮,看似毫不相干的三家车企,从发展初期至今,一直伴随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先来看看上汽和奇瑞。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老资历”,上汽集团的前身是上海内燃机厂。1978年,上海汽车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先后与大众、通用等知名外资车企合资,逐步形成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共同发展的格局,也成就其在中国汽车行业的霸主地位。
上汽与通用签订合资协议
奇瑞,创造连续9年蝉联自主品牌销量冠军的汽车企业,在发展初期,却命途多舛。在90年代初,中国经济疯狂增长的年代,安徽芜湖一家村办工厂一年敲打几百台车,就能有一个多亿的产值,这让安徽政府萌生了干汽车的念头。
于是1997年,奇瑞汽车的前身,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成立。在当时,由于国家政策对轿车项目的限制,奇瑞项目取名代号为“951工程”,只能秘密进行,这似乎也为奇瑞的发展埋下一层伏笔。
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在安徽省和芜湖市两级政府的帮助下,指定奇瑞汽车为芜湖市出租车,并为其上了牌照。但好景不长,由于没有轿车生产资质,奇瑞很快被发改委叫停。
第一辆奇瑞汽车下线
直到2001年,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撮合下,奇瑞无偿划拨20%的股权(时值3.5亿元)给上汽集团,并改名为上汽奇瑞,从而获准可以生产轿车。不过,上汽与奇瑞在签约合作时约定了“四不原则”:不投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债务和不分红。
可以说,奇瑞与上汽的“结合”有着太多历史的痕迹,太多的利益纠葛。三年的“联姻”让奇瑞一跃成为中国汽车的一匹黑马,“翅膀”硬了的奇瑞,也在与上汽的“共同生活”埋下了危机“引信”。
一方面,上汽一度想正式出资“收编”奇瑞的想法遭到婉拒;另一方面,奇瑞与通用事件点燃的“导火索”——QQ侵权纠纷,上汽隔岸观火,也导致奇瑞打定主意“要离”。2004年9月,双方正式分手,“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大安汽”的梦想
选择单飞的奇瑞,迎来了飞速发展的五年,2007年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2010年200万辆下线,2011年300万辆下线,用火箭的速度形容一点不为过。
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刚摆脱了与上汽纠葛的奇瑞,似乎又要迎来与同省“兄弟”江淮的“联姻”。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