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发展模式
上汽、奇瑞、江淮三家车企,却映射了中国汽车工业半个世纪的发展轨迹。上汽,通过合资发展壮大,反哺自主;奇瑞,从零做起,着实不易;江淮,商用车起家,转而开辟乘用车。
不同的发展路线,造就了每个企业及产品的不同特点。
早期通过合资,不仅让上汽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也为其发展自主品牌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后,上汽在自主方面迈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一步——购买国外的技术,收购罗孚技术、上南合作重组,上汽不仅获得了自主的品牌,同时获得了自主的产品。
消化罗孚技术,上汽自主开发了荣威品牌;通过重组南汽,上汽全面整合MG品牌。就此,上汽自主正式开启双品牌战略,以荣威750、MG6等中高端车型为切入点。
“不作出改变,只有等死”。2011年,安徽省、芜湖市政府以及董事长尹同跃决心把奇瑞“推进手术室”——通过一系列变革让奇瑞再次脱胎换骨。其核心则是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效益,转向建立一套规范严格的研发体系,开发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精品车型,从而推动奇瑞品牌整体向上;与此相应,从公司战略、人力资源体系、生产体系、供应链、品牌规划等都酝酿着深刻变化。
在奇瑞管理者的转型计划中,研发无疑成为了重中之重。为此,奇瑞新建了一套回报预测的流程和体系,希望由此能改变“粗放”的研发方式。两年多的探讨与反思,让奇瑞获得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丢掉了销量包袱,转而专心提升企业经营质量。
质量是自主品牌发展的根本,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曾多次强调,品质JAC的战略定位是江淮乘用车“十二五”的战略发展方向。
早前,上汽也提出, “十二五”期间将追加投资222亿元,到2015年自主品牌投入加在一起要达到450亿元。目标年产销自主品牌和本土化研发汽车突破总量40%。同时,2015年将建立完全独立的整车自主研发体系。
三家自主品牌,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创造者,未来“奇瑞们”、“江淮们”、“上汽们”都必将为中国的汽车工业继续增砖添瓦,再创辉煌。(文/凤凰汽车产业部 王巍)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