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种少见的谨慎、低调氛围弥漫在自主品牌乘用车厂家之中。产销目标的设定不再高歌猛进,反而纷纷强调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品质、效益提升和品牌塑造。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更是公开表示,“今明两年是奇瑞比较困难的两年。奇瑞将缩短战线,聚焦品质提升,提高品牌溢价,而不再一味追求数量和速度。”
这种转变受到内外因素的驱使。一方面,主流自主品牌厂家在产销规模已经达到50万辆左右的门槛,快速增长的压力得到释放。另一方面随着市场需求升级,市场竞争深入,以及国家终结购置税优惠政策,推行节能汽车补贴,迫使自主品牌厂家不得不认真对待整个发展模式的转型。2011年,将是自主品牌集体决战转型之年。
单纯从政策驱动的角度看,今年最大的政策利好是节能汽车补贴,以及可望出台新的小排量鼓励措施,而这直接要求自主品牌必须以技术换销量,技术升级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普遍性销量增长的日子已经终结。
工信部最新公布数据,去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27万辆 ,占 乘 用 车 销 售 市 场 的45.6%,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3万辆,占轿车市场的30.9%,市场份额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至此,汽车振兴规划确立的到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和轿车要达到的份额水平,已经提前完成。而这实际上是在近两年“政策市”推动的直接结果。优惠政策终结之后,今年自主品牌将面临巨大挑战,杀机四伏。但进则还可能保住成果,退则前功尽弃。自主品牌厂家的谨慎和低调,正是这种变局的一种折射。(记者 陈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