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业内普遍认为,此次萨博来华是用“技术来换市场和资金”,对国内车企而言,本次萨博中国之行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陈文凯:意义主要取决于合作方式。如果是收购,最终还是能为中国车企带来技术提升;如果合作方式只是参股,拿几款车型来中国作CKD,这就又走回代工的发展模式,这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对中国车企的意义不大。
事实上,这一问题涉及到两个前提,一是萨博本身有没有“料”,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是不是拥有自己的车型平台技术;二是合作的方式是不是用资本的手段来控制这家企业,就像吉利收购沃尔沃是100%控股一样。如果在这两个前提下,我们与之合作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合作的形式只是从萨博处拿到更好的车型,从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中分一杯羹,这样就没有太大意义。
《21世纪》:本土企业在进行合资谈判过程中,应如何评估国外车企的资质,以减小合资、并购风险?
孙健:第一,不要匆忙做决定,因为这种冲动性投资的危险系数很大。第二,如果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不足,应多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作全面、深入的调查,因为它涉及到巨大的风险投资。第三,应该对未来作通盘考虑,不仅看到当下要花多少钱,还要看到并购后,未来企业活下去还需投入多少钱。因为很多企业在做并购时,只考虑当下,没有考虑后续的融合问题,结果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常常有1块钱出售企业的说法,但相比后期资金投入面对的风险,代价往往是当时收购价格的十倍、几十倍那么大。
陈文凯:这次萨博来华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融资,而我们的企业是想让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进入中国市场前提只能是合资,合资对中方的风险不是特别大,因为中方考虑的是车子进入中国市场有没有竞争力、谈判中的股权、还有双方在合资公司中管理上的权益。其中,评估车型在中国有没有市场,是中方车企合资的最大风险。但如果是企业并购的话,要评估这家车企的整体运营情况和管理风险。
现在许多中国车企都在赌购买的海外车型能否在中国市场畅销,这里面的风险需要好好评估。当年通用在中国市场下了很大功夫,也没有使萨博车型畅销,所以不能高估中国市场对车型的消化能力,也不能高估合作方的能力。事实上现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已经有些晚了,国内市场车型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使导入的车型在国内市场畅销需要花费较大精力。
“民营企业非合资最佳目标”
《21世纪》: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车企来中国寻找合作伙伴,这种现象对中国自主汽车产业发展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陈文凯:现在单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自主创新越来越难,所以一些企业也开始选择合资路径,中国企业对外资的整体依赖,会影响到中国汽车产业真正的自主创新能力,一些寄生型企业会出现,而真正具有自主创新精神的车企生存环境会越来越艰难。
孙健:我认为是利大于弊。如果能够成功合作,最终目的还是使本土企业能够发展核心品牌、提升业务、培养人才,加快企业进步,现在除了长城汽车,几乎找不到没有合资因素的本土企业了。
从国际发展潮流来看也是如此,如今的汽车产业实际上就是一种大协作关系,一些知名车企也在寻找联盟、合作机会。与外资企业合作,不会使中国车企产生过分依赖外资企业的惯性。如果国内车企合作的技术来源单一,仅依靠一家海外车企,这样的情形就很危险,但是如果有多个技术来源,就不必过分担心。现在单单依靠闭门造车,肯定会错过市场发展机遇。
《21世纪》:在新一轮的合资大潮中,留给本土企业的机会还有多少,本土企业将如何定位?
孙健:对一些实力相对弱小的民营车企而言,它们的长远发展还是令人担忧的。一旦国内汽车市场发展趋向饱和,汽车行业必将进行洗牌,这些规模小、产品线窄、技术积累并不雄厚的车企要早作打算,是继续独立干下去、在细分市场中做出自己的特色,还是与国内大车企联盟。
我认为,车企应秉承如下原则来挑选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第一,要想清楚自己的战略究竟是什么,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什么,比如庞大现在的目标就是获取萨博在中国的销售代理权,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尝试。要想清楚自己要从合作并购中获得什么然后再做决定。所谓适合,是指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而不是适合企业目前的胃口和规模。第二,要看双方是否在企业文化、发展目标和管理团队契合度上有共同语言,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三,要看双方能否取长补短,是否能产生1+1>2的效果,发挥更多协同效应,产生更多的附加值,一般而言额外价值越大,合作成功的几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