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凤凰卫视

汽车三包: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2013年06月13日 06:57 来源:信息时报 0人参与 0条评论

□本版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周建雄(署名除外)

今年10月1日,我国车主热切期盼的“汽车三包”将正式实施。

日前,市民孙先生致电本报记者,表示自己近期有购车计划,但考虑到10月份实施三包政策,因此打算延迟到10月后才出手,问“不知是否可行”。其实,记者近来也陆续收到很多读者的咨询,包括问到“汽车三包”的细则、实际意义等。对此,记者建议车主们,无需等到10月份,因为真正能出现退、换的几率非常低。

但日前国家质检局召集汽车企业,公布的“汽车三包”重要配套文件,即《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征求意见稿),却让不少消费者顿感如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在消费者、厂商和经销商之间的三方博弈,到底伤了谁?

汽车三包:中国的“青苹果法”

早在今年1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汽车三包政策,这是零售业的三包政策第一次进入汽车领域。近日出台的“汽车三包”配套文件,核心是明确了家用汽车的退、换车的条件。对于换车,需达到在三包有效期内,汽车修理时间累计超过35天,或同一个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修理累计超过5次,消费者就可以换车。家用汽车产品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消费者也可以申请免费更换汽车或退货。

对于中国的第一部关于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业内人士称这是效仿美国的“柠檬法”( Lemon Laws),即美国的消费者保护法,主要是保障汽车买主的权益,可以说是汽车消费者权益保障类法律的最初典范。

在成熟的汽车国家,很多问题都是汽车厂家自行发现和解决的,他们有足够的而且分布广泛的技术检测能力,而我国的“汽车三包”政策无论从细节到时间,都很大程度上参照了美国的法例,但在实施细则上,却不免有“青苹果”嫌疑——看起来很美,却又酸又涩。

考验一:消费者-常见问题不在退换之列

文件规定的退换门槛其实过高,因为能2次维修不治的汽车零件实属少见。出问题机会比较多的,例如电器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冷冻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等方面均不在三包范围,而车主们反应最多的关于刹车不灵、新车异味、有机物挥发等问题,“汽车三包”也不过是袖手旁观而已。

那么消费者如何看呢?记者采访了多位车主,普遍认为该“汽车三包”相关条例门槛太高,维权难度较高,浪费精力之余没有结果,最后只能自行认栽。车主孔先生向记者表示,汽车有问题是正常的,出问题就送修。若屡修不好也不愿意浪费精力去要求退还车,直接换车好了。而另一车主蔡先生的观点与孔先生大致相同,车辆真出现质量问题,费力费时间寻求解决,影响工作和生活反而得不偿失;他进一步表示,经销店常规态度是“我们”没决定权,把责任推卸给厂商解决,把问题反映到厂商后,解决方案遥遥无期。

而小部分车主则对此“汽车三包”法规毫不关心,龚先生表示自己平时只关心油价,对“汽车三包”政策不抱有太大希望,所以此次的细则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刚当车主不久的刘先生则认为,新车内饰异味甚浓是用料的问题,与车辆整体质量没多大的关系,也只好退而求其次地接受了。

考验二:经销商-夹心饼不好当

根据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暗访结果显示,103家汽车4S店中,有17家在维修和养护时不使用原厂配件,31家掺杂使用非原厂配件,使用假冒配件的情况达46%。

时报记者走访广州市范围内多家4S店、汽车快修连锁店,以及路边作坊,调查发现近七成车主为图省事省心而选择到4S店进行常规保养和车辆维修。消费者之所以选择到4S店进行维修,图的就是放心和省心,但是4S店在维修环节大量使用非原厂件,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逾三成车主选择汽车快修连锁店或路边作坊进行常规保养,原因在于汽车快修连锁店或路边作坊的收费比4S店便宜约30%。而征求意见稿中的条例涉及汽车退、换、修的问题都与维修配件有关。事实上,无论是否在4S店进行维修保养,都难以保证车辆在维修保养时使用的是原厂零部件,为本就难以界定责任的“汽车三包”增加了操作难度。

东南三菱广州华佑店市场部张经理无奈表示,很多车主除了首保会到4S店进行保养之外(首保免费),基本不会根据车辆手册所明确的到4S店进行常规的车辆保养,而是选择在快修连锁店或路边作坊进行,使用的零部件难以确保是原厂配件,同时也难以判定是否使用假冒配件而造成的车辆损坏,加上鉴定机构的缺失,举证和鉴定则是汽车三包最大的难题。而广汽菲亚特佛山长兴4S店销售部邓经理对于退换车问题则表示,主要是看厂家的态度,经销商是没有这个义务和权利的。一位自主品牌4S店的总经理向记者直言,4S店基本无需太过于在乎“汽车三包”的细节条款,因为政策的对象是消费者和汽车厂商。

考验三:汽车厂商-官方辞令不表达

根据“汽车三包”规定,对于汽车性能的质量问题,汽车厂商可以自行说明是否属于“三包”范围,这其实不外乎是另一种形式的踢皮球——国家质监局把难鉴定的问题抛给了厂商。如果厂商标明不属于三包的范围,那么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民心”,比如很多消费者提出车内异味大,认为属于质量问题,应给予退换处理。如果厂商将此划在三包范围之外,无疑会降低品牌好感度;但如果将大大小小的性能问题都纳入三包范围,等待厂商的将是未知的大笔开支和无尽纠纷。

记者致电几家汽车厂家咨询,针对三包问题“包”的到底是质量还是性能的问题进行了采访。受访者均表示重视汽车三包的政策,将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而对于是否觉得国家质监局将划定汽车性能与汽车质量这一难题的责任交给厂商,各大车企只表示将会按法规执行,实际个案将变通处理,力求更好的服务车主。

看看别人怎么“包”

欧洲:

若提供的产品不符合销售商允诺或消费者合理期望的特性,销售商需承担更换、修理、降价处理或补偿消费者损失的责任。

韩国:

规定产品的缺陷确认后,要给用户赔偿。产品的重要部件3次仍未修好(含更换总成),应予更换,没有退车规定。

日本:

在修、换、退方面没有政策上的规定,但各家汽车制造商的售后服务大致相同:汽车质量保证期普遍为3年或6万公里,重要部件为5年或10万公里。

美国:

若买有缺陷的汽车,并且处于质量保证期内,在合理的修理次数后仍没能修好,车主就有资格要求换车、货币赔偿或其他方式补偿。

记者观察

迈出第一步就是可喜的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铺天盖地的三包政策解读中,大多数报道的主题都是质疑的声音。其实每次这种汽车相关法规的出台,除了关系车主的切身利益,关乎厂商的利益链条,也是对汽车媒体的一种考验。如何在专业的法律规定中提取消费者关心的内容进行客观解读,提出有用的、符合现实的意见,都是汽车媒体人非常重视的。

针对汽车三包,长远来看,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迈出了第一步就是可喜的现象,它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所有消费者认为的质量问题买单,而是强制规范了售后市场,例如免修的范围和时间等。这些好的方面,都需要各汽车媒体去向消费者展现。总之,一个汽车法规的出台,需要有效的正面宣传来推动,才能促使其健康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

求助热线

QQ群:201890187

微博:@信息时报汽车周刊

电话:13660515000(周先生)

邮箱:201890187@qq.com

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三楼汽车部

邮篇:510310

凤凰汽车询价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入    注册
ctrl+enter快捷提交
  • 三厢车
  • 两厢车
  • 豪华车
  • SUV/越野
  • MPV
  • 旅行车
  • 高性能/跑车
  • 敞篷车
  • 其他热门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