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业界:暂时靠谱,但不宜长久
文/记者罗林图/记者龙成通
今年10月1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下称“汽车三包”)将实施。记者近日从国家质检总局网站获悉,汽车三包又一重要配套文件——《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和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据悉,办法明确了汽车三包规定中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备案和公开制度以及汽车三包争议处理的相关规定。
作为影响佛山120多万车主权益的新规,汽车三包争议处理的相关规定在佛山引发广泛的关注。业内人士指出,“由专家说了算”是当下汽车第三方鉴定机构不完善前提下的一个较为靠谱操作方式。但由于专家团队构成很复杂,在管理和监督上度比较困难。汽车三包争议从民间筹建专家团队判断纠纷,只能是权宜之计,不应是长远之策。而从长远来看,由政府管理部门主导的质量鉴定机制的出现,不可或缺。
三包配套:
网上可查各车型易损件保修期
根据《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将组织建设汽车产品三包信息系统。该系统将公开汽车三包相关信息,包括车型信息、销售和修理网点信息等,供公众查询。生产商还要在随车文件中,向用户提供汽车三包责任争议处理的方式和渠道。目前,国家质检总局正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汽车三包信息发布平台,未来所有家用汽车的三包相关信息均可在该网查询。汽车制造厂商将在此平台备案三包相关信息包括车型三包凭证、三包责任争议处理和退换车等信息。
10月1日汽车三包规定正式实施后,消费者在购车前和发生三包争议后,可通过这一平台查询到所有家用汽车的三包及担保信息,以方便消费者进行产品比选及获取维权依据。比如雨刮器等易损耗件,各家厂商的保修期可能不同,由于在这一信息发布平台上统一公示,消费者买车前就能了解到,并能方便地进行不同品牌间的对比。
争议处理“专家”说了算
据了解,专家咨询这一快速调解方式即将成为当前解决三包争议的主要手段。《办法》规定,各级质监部门在汽车三包争议处理过程中,对争议涉及的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分析判断的,应当从专家库中选择专家提供技术咨询,并将专家工作情况在专家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办法》明确,经争议双方同意,也可以在第三方争议处理机构的组织下,从专家库中选择专家进行技术咨询。专家应当出具书面技术咨询意见,作为三包责任争议处理的参考依据。办法指出,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编制专家培训教材,制定专家遴选标准、聘书格式和专家库建设规范。省级质监部门通过汽车三包专家管理系统建立本省专家库,负责专家的遴选、培训、使用和管理等工作,并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汽车产销量、行业特点和三包责任争议等情况,制定专家库的具体组建和专家遴选管理规范,确定专家的人员来源、专业结构、数量和地域分布。
据悉,目前国家质检总局正在牵头筹建的专家库,预计下月可完成,库内专家可供全国范围出现的三包争议方所共享。
从10月1日起,一旦出现汽车三包争议,各地质监等部门将从库中选择专家,为三包责任争议处理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办法》对于处理争议时选择专家也作出了较为细致的规定,规定专家应当与相关经营者、车辆品牌和消费者无利害关系,并且要求专家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应当与争议涉及的问题相适应。此外,如在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无法满足争议处理需求的,质监部门可以跨区域选择专家进行技术咨询。
业界:专家说了算当下靠谱
众多维修专家表示,在当前质检部门汽车鉴定设施不完善、鉴定队伍力量不足的前提下,由“专家说了算”还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办法。
佛山汽修专家董少锋指出,从目前现状来看,专家说了算无疑是当下比较合理的一个处理争议的做法。从技术层面,汽车质量大多数问题,也可完全依靠有经验的汽车维修领域专家进行判断,而无需以复杂质量鉴定来解决。在美国,汽车三包也通过引入专家咨询这一模式,加速争议的处理效率。
董少锋指出,专家说了算虽然靠谱,但需要慎重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专家团队的筛选是否真的具有鉴定实力。二是鉴定专家能否持一种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争议。建议能够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否则单凭道德约束,很难保证该机制的公平和公正。不过,从三包实施而言,不管这种方式是否完善,但迈出第一步总是好事,至少比目前存在问题“无法找人说理强很多”。
警惕:专家或为车企所利用
众多车主表示,专家库的专家从何而来,能否代表公平和公正,将极大程度影响车主的权益。
在专家库的建设上,办法明确了专家应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无不良记录、专业技术能力和5年经验、熟悉汽车三包相关法律等条件。但从办法上,并没有关于专家团队的相关约束和监管机制。
有不愿具名的维修人士表示,目前质监部门专业的汽车质量检验体系不完善的前提下,专家的言论对责任判定的影响会很大。由于汽车质量涉及维修费用普遍数以万计,不难预计的是,车企为减免利益受损,以技术论坛甚至直接付费等名义拉拢专家队伍的做法很可能出现。
当前,在汽车消费群体快速膨胀、汽车纠纷增多的背景下,汽车三包争议从民间筹建专家团队判断纠纷,只能是权宜之计,不应是长远之策。而从长远来看,由政府管理部门主导的第三方质量鉴定机制的出现,不可或缺。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