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十倍,辉门发力中国(3)

2011年09月23日 11:10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可能我不太理解中国的现实,如果你去看欧洲和北美的职场,为一家公司工作了15年、25年的员工比比皆是。虽然日本人的忠诚度也很高,但他们大多是签了终身合同的。而欧洲人即使没有那样的合同,也会保持相当高的忠诚度。他们热爱公司,就像热爱自己的家庭一样。在中国,有些事情显得比较离谱。

记者:最近北京政府就因“首堵”困境,开始限量发放车牌。同时大都市中的居民,开始担忧起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而我最近读到消息是,辉门的摩擦技术可以降低排放最多至34%,CO2 9.3%。

费瑞克:我们有很多这样的数据。一方面为了获得更好的动力,你需要发动机承受更高的压力,这就促使像辉门这样的公司生产出更好轴瓦和活塞环、以及更好的密封件。另一方面,你需要产品轻质化,因为额外的重量会增加排放与油耗。因此,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辉门恰能在这些方面做到很好结合。

记者:我注意到最近辉门有4项产品获得了PACE大奖的提名,我们在这方面有无相应的宣传?

费瑞克:我们的销售同事与公关同事在做这样的事情。他们通过报纸、网络、路演等形式把辉门的技术优势传达给主机厂。

记者:那针对消费者的后市场有无品牌宣传计划?毕竟它占我们销售额的45%。

费瑞克: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两个市场同时进行传播。在主机厂方面,我们会有定期的技术说明会,我们会把最先进的技术与产品带到他们面前,甚至能配合客户需求进行特殊宣传。在后市场方面,像我们近期参加的Automekanika会展,是一个向终端客户展示产品与品牌的很好平台。当然,接受《汽车供应商》专访也算是一种品牌宣传吧。(众笑)

记者:之所以那样问,是因为在中国,随着车主们成熟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独立配件商店选购产品,而品牌是大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费瑞克: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商机,但是目前中国的后市场还处在培育期,今后2到3年将得到快速发展。我有个数据,目前中国乘用车平均保修期是3.2年。在0-3.2年间,车主们的配件业务大多属于4S店。但之后的5-6年时间内,就是后市场的商业机会。因此,你可以着眼于未来,先进行针对后市场的渠道建设与团队建设。届时,后市场的增速将会呈现一个井喷。而当下的后市场主流需求,我个人认为,是由出租车司机与卡车司机带动起来的。因为这些顾客需要便宜的配件,因此,如今的后市场被低价产品占领。不过,随着私人乘用车用户的加入,对高品质、名品牌的追求会越来越多,低价劣质产品最终会退出后市场。

记者:博世曾经用过一种汽车零部件行业罕见的宣传方式,如电视广告等,对终端用户进行宣传教育。若干年后,大家形成了对其产品的高度认可与口碑,并“迫使”主机厂有选择性的加大对博世的采购力度。辉门有计划使用这种“通过教育客户的客户来赢得客户”的宣传策略吗?

费瑞克:说到博世,我曾为其主要竞争对手大陆泰威斯工作过16年。1998年大陆开始在中国生产ABS和ESP,那时我们做了同样的事,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辉门在摩擦材料领域也可以做类似的宣传活动。因为刹车片是一个典型的易损件,车主也最有可能到后市场去购买该产品。如果有一天,他们都说:“嗨,我要换菲罗多品牌的刹车片”,那就证明辉门的后市场宣传成功了。除了发动机相关部件不宜做终端宣传外,其它的外围替换件,如雨刮器、照明系统,都可以加大宣传力度。

记者:最后三个相对轻松的问题。您刚才提到曾供职于德国大陆公司,之后又到了德国的舍弗勒公司,现在在美国的辉门。您认为德国公司的文化与美国公司的文化有什么显著差异?

费瑞克:目标导向是相同的。日常的工作方式也大体相同。主要不同体现在对员工绩效考核的周期上。美国公司更重视季度或年度考评,德国公司则更重视2-3年中长期考评。另一个不同就是,对于身处中国的我来说,美国的工作时间开始于我的晚上8点,比德国的时间更不方便。(众笑)

记者:您认为2011年车市增长会是多少?辉门的增长目标是怎样的?

费瑞克:要比2010年平淡的多。我估计是最多在10%,或者说在8%到10%之间吧。至于辉门的目标,2010年我们在中国的销售额会超过3亿美金,到2020年会达到15亿美金。

记者:新年马上到了,您对中国市场、辉门中国、还有自己有什么愿望吗?

费瑞克:我希望政府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中国在过去20年间的成就是其它任何国家所无法做到的。对于辉门中国,我希望在2011年能继续保持聪明的增长、聪明的表现、和聪明的员工。对我自己,我希望保持身体健康、对中国及事业保持热情。

记者:谢谢您的宝贵时间。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中国 市场 记者 美国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