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现状(2)

2011年09月27日 14:02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但是,液压成形技术亦有不足之处。其应用的限制显而易见:需要外用液体介质及其相应装置;并且有必要在焊接前对零件进行後续处理;考虑到对现场作业环境的影响,不大适合大批量零件加工。

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存在的问题

汽车覆盖件有内外之别,相应地也有内外覆盖件模具之分。内覆盖件的表面质量主要是回弹和扭曲问题,模具的稳定可靠主要是防止拉伤、改善制件的翘曲和变形;外覆盖件的表面质量主要是划痕、孔与边的毛刺、局部凹陷、贴合面成型质量、总成件装配後的间隙等问题,模具要求工作部分制作精良,装配精准,模具动作流畅等。

应该说,国内已经完全具备制造一个完整的中级车车身模具的能力和技术,但模具不是批量生产,任何一套模具不管由哪家模具厂制造,最终还是由具体承担其设计制造任务的具体人员完成。我们可以在整体经验积累和标准化方面做很多工作,但因为是单件生产,所以事实上还是由个人水平决定的。

目前国内整车厂的内覆盖件模具主要由国内完成制作,而部份关键外覆盖件模具采取外包方式。外包是基於国外的经验更为丰富,发包方在产品制造周期和质量上有更大的期待。事实上外包制作的模具也存在许多问题,但对发包方来讲,从心理上会认为国内问题更多。

总而言之,汽车覆盖件外形尺寸大,采用成綫生产方式,使用成綫模具;中小型冲压件国外较普遍使用多工位级进模具,效率很高。随着国内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汽车模具工业也在不断进步,国外汽车模具厂的竞争优势也将日渐被削弱,大家最终会越来越认同国内模具。

汽车冲压模具设计期待提高CAD/CAE系统集成技术

谈汽车冲压技术,就不能忽视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CAD/CAE系统较之10年前有了很大变化,以前都是比较通用化的系统,目前都针对模具制造实际作了很多适应性的开发或转化,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现在市场上比较典型的一些CAD/CAE系统功能十分强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环境的变化,总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者说存在少许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长远来说,从降成本和服务的角度看,若有功能强大的国产CAD/CAM系统就更好。

从长远看,CAD/CAE的集成将成为一种需求或趋势,事实上现在也有很多这样的尝试,但从应用效果看还不是十分理想。

CAD/CAE系统开发者有必要对覆盖件模具的设计思路作一些特别的细致的梳理、分析和特徵化处理,然後再从软件系统的角度找到一个结合点。在此方面做的比较出色的是Thinkdesign系统,该系统能够在回弹处理上很好地实现工程师的意图。

软件系统间的集成总是在不断地向前推进,物理上的网络化处理已经没有什麽问题,现在一些模具厂已经实现PDM环境下的CAD/CAM集成。但从系统开发和模具厂工业应用的二者关系的角度看,没有工业应用就没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模具厂要应用就需要投资,而投资需要收益。同时,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冲压 模具 技术 汽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