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扩大再制造试点范围正当时(2)

2011年09月30日 08:51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有关专家分析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继续深入推进再制造试点,有利于加快在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和强化政策技术支撑等方面的探索,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通知》指出,我国将适当扩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范围,继续开展发动机、变速器等产品再制造,增加传动轴、机油泵、水泵、助力泵等部件开展再制造。

有关专家分析说,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截止到2011年8月底,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亿辆。每年的报废车辆、废旧汽车零部件等都将为汽车再制造提供非常充足的“毛坯”。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市场空间也十分广阔。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已经覆盖了发动机、传动装置、离合器、启动机、空调压缩机等,再制造产品占维修配件市场已经超过了80%。因此,在再制造技术日臻完善的背景下,扩大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试点范围,将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带来更大的市场商机。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首次被纳入再制造试点范围之中。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多个方面的扶持,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已经连续五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在国家扶持政策不断加强的推动下,农机回收和报废更新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这有利于加快老旧农用机具的淘汰,推动农用机械再制造的发展。

有关专家表示,扩大再制造试点范围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试点探索和典型示范,加快培育一批再制造示范企业,为再制造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市场机遇,有效带动再制造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抓落实形成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着力使资源产出率提高15%,力争以更少的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产出,实现绿色发展。而再制造在节能、节材、降耗、减少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因此,加快发展再制造,对于实现资源产出率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政策、技术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对纳入再制造试点范围的企业给予支持。

有关专家分析说,再制造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物流体系、还是关键技术研发,在短期内都无法满足各个行业开展再制造的多层次需求;此外,在技术、监管、回收处置等共同平台建设方面,我国也基本上处于初创阶段,这些现实瓶颈都需要国家通过加强政策扶持来破解。只有如此,才能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我国已经将再制造产业化列为“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的重点工程。有关专家建议,随着企业试点项目的推进,国家应继续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力争使再制造产业化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强化产业集聚。再制造产业必须依托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支撑,建设产业基地有助于形成专业化回收、拆解、清洗、再制造、公共平台建设的产业链条。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制造 试点 发展 产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