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迎来机遇 中外资本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2)

2011年10月17日 09:13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银河资源最新的计划是在张家港建设一座电动自行车电池生产厂,首批产量将达到35万组。由此,该公司也打通了整个产业链,完成了从锂矿到锂电池的布局。

紧随其后的是日本锂电池生产商松下公司。该公司计划把日本的8家锂电池工厂压缩到4家,把产能转移到中国,它将在明年投资7.2亿美元在苏州建设新的锂电池工厂,并用3~4年时间将在华生产比例从目前的10~20%提升至50%,今后将在中国当地采购零部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然而,锂电行业也是一个竞合特征明显的行业,目前一些对手之间有的还互相供应材料,关系“亦敌亦友”。随着《规划》出台的临近,谋求在锂电产业链进行全布局是眼下中外资本暗暗较劲的关键。

漫长的过渡期

利好的前景使得锂电产业在尚未成熟之时,已吸引数百家企业染指其中,也引发多家上市公司也纷纷炒作锂电概念。

“里面浑水摸鱼者居多。”一家锂电池生产商向记者指出。他表示,锂电行业中,上游门槛高,下游门槛低,有实力的去做上游,小资本去做下游。但很多企业并非是看好其前景去做的,而是炒作概念圈钱,以此从政府手中骗土地、贷款者屡见不鲜。

“做锂电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技术,杉杉集团的锂电研究了十几年了才有所突破和成绩,现在除了杉杉集团等这样的大公司拥有核心技术之外,大多国内的公司都无技术可言,只是简单的拼装。”上述人士说。

事实上,锂电行业要从书面规划到真金白银的回报,期间还有一段漫长的过渡期。

技术和成本是直接门槛。谢感恩看来,目前锂电池之所以未能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技术,缺陷是原因之一。他认为,如要大规模的应用,就需要解决锂电池的容量、续航能力等问题,“从目前来看,技术上要完全成熟至少需要5到8年的时间。”

不过,在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国大陆集团董事会主席艾尔马尔德根哈特看来,使用锂电的电动汽车市场究竟何时能真正启动,在技术层面上问题并不大,关键是成本太高。目前电动车发动机比传统的内燃机成本要高出1.5万欧元。“在未来几年,成本的下降速度就决定了电动车市场的发展速度。”

艾尔马尔德根哈特对记者表示,基于锂电的电动车市场如要真正启动起来,需要政府在两个方面出手相助,一是可在政策方面规定,在2016年或2018年在中国的主要城市的一些中心区域只能行驶电动车,以减少空气污染;二是因为在电动车方面的研发费用高昂,政府在企业的研发方面需要给予一定的补贴,促进企业积极性。

相关产业联动是否能顺利实施也是影响锂电投资回报的另一重因素。电动车行业始终被寄予厚望,而此前比亚迪销售副总裁王建均(微博)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内在电动车充电方面的产品研发、配套设施方面建设近年来一直落后,充电站规模太小,根本无法满足电动车需求。“这也是电动汽车的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目前我国多数一线城市均未能建成电动车充电站,而且一些建造好的充电站也因电动车国家标准迟迟未出的原因,而陷于争议之中,多数处于闲置状态。如今汽车公司力推换电池的续航模式,而南方电网等则力推充电为主的模式,标准之争日益激烈。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锂电池 杉杉集团 电动车 电动汽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