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远曾说:合资企业就像鸦片一样
中国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局势引起了很多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媒体人的不满。很多媒体都指责外国制造商是借着合资企业的幌子在作秀,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将当初承诺的那样将技术转让给中国企业。针对于中国国内此起彼伏的指责声,阿伦斯说:“我并不认为外国制造商打破了任何承诺。当初在成立合资企业的合同中已经清楚规定了,什么可以转让什么不能。技术转让并不是能够强求的。”
前工机械业部长何光远曾说合资企业就像鸦片一样。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甚至还没能发展出一个可以参与到世界市场竞争的品牌。可能中国对技术转让的期望过高了。”
政府的政策是不能改变需求性质的
面对国外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日益壮大,中国政府开始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外国制造商的发展。去年一月,中国政府宣布不在通过优惠税收待遇和简化审批流程来推动外国制造商的投资。一个月后,中国政府列出的政府使用车辆清单中,将外国车排除在外。这很大影响了如奥迪、奔驰等制造商的利润。同年四月,标致雪铁龙在中国合资企业的负责人马克西姆说,中国政府甚至干预企业生产的扩展计划,除非它推出中国本土品牌。
中国政府对外国制造商的排挤,很可能带来合资关系的紧张化,使得新的交易谈判进程越来越微妙。“外国制造商的兴趣并不是培养当地的企业,来和自己进行竞争。所以毫无疑问,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他们必然会隐瞒。”长江商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滕炳生分析道。中国制造商企图进入的国外市场其实是已经枯竭了的市场,正因为自己市场的枯竭和发展不前,国外制造商才会开始大力扩展新兴市场。
中国政府接二连三的举动并没能遏制中国消费者对国外汽车的需求。鲁索表示:“政府的政策是不能改变需求性质的。中国客户花钱消费是希望能够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受迫买本国的品牌。”
中国汽车行业需要时间来获得成功
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是需要通过自身的产品质量来赢得消费者的,而不是通过政府的一些政策。“如果通用汽车和上汽合作推出一款所谓的中国本土车,那么消费者仍然会放弃选择比亚迪或奇瑞,而购买上汽这款车,因为这款车是与通用合作生产的。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中国政府的部分强硬手段,不仅仅没能帮助到本土企业额发展,反而扭曲了市场竞争机制,这样并不利于中国本土制造商在竞争中强化自身实力。”
其实看看早些年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这一个新兴大国,完全是有能力将本国的汽车工业引向真正的成功道路。“长城、吉利和上汽绝对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汽车,中国汽车行业也绝对能够出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企业。”鲁索说,“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
12 |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