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北京
更多应用 |
官方:微博/微信
| 车展 | 专题 | 车商通 | 商用车

凤凰网汽车

行业
凤凰网汽车>行业>访谈>正文

《轩辕坛》:新能源车“最后一公里”

2014年07月02日 09:41:30
分享到:
来源:凤凰网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1

张勇: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变革期

主持人:梳理行业智慧,把脉车市走势。这次我们《轩辕坛》主题是“聚焦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公里”。按理说新能源汽车已是国策。从2009年初大规模推广开始,到现在“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整个汽车行业当中比较热的一个词。关于共话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公里”话题。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三位行业资深嘉宾:

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 张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 陈全世

凤凰汽车总编辑兼资深媒体人 张红

主持人:刚才我也提到了,现在新能源汽车比较热。我这里还有一个最新数据,前几天北京6月份新能源汽车摇号,有一个现象,纯电动汽车申请人数只有1520个人。当然,因为它满足不了1660个人的指标,基本上是这1520个人无须摇号,直接可以获得新能源汽车的指标。另外,普通小客车的中签比却达到的137:1。显然新能源汽车在这个市场里面是属于“政策热、市场冷”状态,但较去年来有了一个零的突破。可相对第一期来说,远超1700多申请名额来说有所下降,显示申请难度有所下降,而传统汽车这个中签概率依然比较低。三位嘉宾,你们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首先,张总您作为行业的从业者,您怎么看待?

张勇:在这个行业里面干了几年了,觉得确实是,新能源汽车从热变得稍微冷一些,现在也重新炒的非常热。我想当前消费者关注,或者是观望,或者是顾虑。实际上我们在真正执行中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比如说这次北京市的摇号,又从第一、第二期的摇号90%几的中签率变到现在的报名数不足以覆盖摇号的数量。

实际还证明了消费者正在关注,或者是在观望,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对充电设施的顾虑。对车本身的顾虑,对电动车认识的一种顾虑。我想主要是因为这个。那么实际上我觉得从新能源汽车,从消费者这个观点来看的话,新能源汽车对汽车行业的变得类似于手机。最初出现的是大哥大,大哥大刚开始出现的时候也是一种少数人的尝试、购买,那个时候基站也少,手机也贵,信号也不好。

但是现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难度更大于这种大哥大,因为大哥大是无可替代的。只有固话,那么新能源汽车现在仍然有汽车,汽油车,燃油车可以来取代它。这个由此带来的,可能在这场产业的变革中,会给社会、政府、行业,包括一些相关的从业人员,带来更大的压力。

新能源汽车本身是一个变革,也是需要各方努力的一场变革,他对社会带来了不仅是用车方式变化,更是一种理念革命。就像我们一般人用车是满足了自己的出行便利,娱乐的便利。但是呢,未来这个社会的发展,在你便利的同时你要对社会,你要对这个环境,要对公众有所回馈。所以你在用新能源汽车,实际上也是对社会,对环境,对资源的一种回馈。我的理解是这样。

 

2

陈全世:多装电池提升里程没技术含量

主持人:就像张总刚才说的一样,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关键一环。陈老师,您在汽车行业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另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一位泰斗性人物。工作这么多年,您如何看待基础设施不健全及新能源汽车摇号遇冷这样现状?

陈全世: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大家不要大惊小怪。首先,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具有颠覆性作用的事物,不是一个简单的发动机更换过程;其次,牵扯到能源及电力来源的问题。上述两方面在技术上还有一些障碍没有解决;最后,老百姓对它不了解,还要有一个过程。我举个例子,我亲身经历的,我们在1984年考虑到轿车进入家庭的时候,当时好多人就觉得天方夜谭,胡说八道。你说这个话你拿多少钱?我说对不起,我拿工资是69一个月,不算低,当时69不算低,我在清华大学当讲师,还没提副教授呢,不算低。他说你不吃不喝,一辆桑塔纳卖24万,你一个月几十块钱,最后拿什么来买?当时就是这种情形。

但是这个路也不好,大家也没有这个自动档,你怎么可能啊?我说社会在往前发展,必然有这个过程。甚至中央有一些领导,说轿车进入家庭那是伪命题,不适合于中国,这是外国人忽悠我们的,不要去讨论。我们本来把会议都弄好的,说轿车进入家庭这个不要讨论了。我说这个会议怎么办?最后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当时晚上吃饭的时候,传达领导指示了,副总理级的。不要去谈轿车进入家庭这个命题,不对。

大家说会议要不要马上解散,我说别着急,今天晚上大家都想想。明天早上吃饭的时候想个主意,当时我们把话题改了,叫鼓励私人家庭买车。当时已经包产到户了,家庭买个车这是对的。可见那个问题是很麻烦的,车很贵,然后也没有自动挡,好多人开不了,高速公路正在修的当时就是几条,一条是从大连到沈阳的,一条是深圳到广州的,然后一条是京津这个。修高速公路也是一样,我们说好讨论这个问题,高速公路不适合于中国,中国没那么地方修路去,也没有必要,汽车跑不快。

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大家不要觉得这个是什么问题了。因为群众对这个是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要花这么大的钱买这个一个东西行不行?对我来说我都有点犹豫,要买那么贵的车,我是搞电动车的,也有这个问题。另外一个充电设施确实有问题,我在清华住,在那个小区里面自己有一个车位,但是车位要给你装一个充电桩是不可能的。没这个条件,没充电桩,我要买一个电动车。有人说,陈老师,你那个本子是不是要把他作废掉了?我说每年还保留着呢。有人说,我连死连电动车的毛都见不到,我还有一个想法,我哪一天要买一辆电动车开上,我说自己过过瘾。有人说,你别买了,我送你一台,我说算了吧,我还是自己掏钱去买,我自己要买一辆车。

因此我觉得这个是有一个过程的,大家不要着意,因为有些问题没有水到渠成的时候,你要去做,那是很困难的。离我们轿车进入家庭真正的爆发点我研究了一下是2003年。一个是我们的车也有了,道路也修好的。还有一个爆发点是非典,非典说公共交通不能坐了,大家才赶快去买车,有钱的买汽车,没钱的买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实在没钱就开始买自行车了。不然你上车没法上了,我有时候看,一个大车上就坐着三个人,公共汽车。前一个、中一个、后一个大家都戴着口罩,这个问题是没法弄,那个时候大家才开始,真正轿车进入家庭,我大概也是那个时候开始买的车。

因为我当时也是在2003年到2004年买的车,非典的前后买的车。因此有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还有一个爆发点,我觉得这个问题大家还是要静观其变,逐渐的努力,一个是从我们搞车的角度,把车的质量搞上去,把它的成本降下来,把这个可靠性做得好。

确实是有问题的。我这次去一个单位,单位接待我,拿电动车接待我,从机场过来。但是下雨的时候,马路中间红灯一停,然后绿灯一亮,不工作了。最后整个折腾也不行,最后来了另外一辆车把那个电动车拖走了,我说你这个要给用户啊,那可就影响很大了。关键问题是还找不到什么原因。最后我怀疑可能下大雨的时候,有些地方可能由于绝缘检测过不了关,整车控制器就把电源给断掉了,没法恢复。

我判断可能是这个问题,但是因为我并没有搞清楚。因为它的可靠性还是有问题的,另外呢,我们的产品是不是完全适合用户用,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现在一窝蜂的要去做特斯拉,特斯拉确实是个成功的典型,我也讲话过。但是特斯拉是不适合于中国的,是一些有钱人的大玩具,而不是解决我们的交通问题,特斯拉也不节能,它的百公里电耗大概28度。它的重量也比较大,它的价钱那么贵,能买得起它的也就是一些富豪。因此我觉得大家参考它的一些模式是对的,大家大家一窝蜂的去做它,续航里程你做300公里,我做400公里,他做500公里,甚至有些人说“我要做600公里,陈老师你怎么看?”我连看都不看,你早知道你那个伎俩是什么东西,你跟我说我就清楚了,多装点电池嘛,简单得很。你也不是把电池能量比做到300 Wh/kg。你还是人家100多能量比密度,你能跑600公里,多装点电池,多装50个千瓦时的电池不就上来了吗?我觉得这个没什么技术含量,我觉得是。

因此我觉得还是认认真真的,踏踏实实的研究,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电动车。我们认真的照这个目的去做,把车做好,把质量做好,把价格做的便宜,把服务做得周到,这样大家才能买车,这个市场才能打开,不是一味的去忽悠,一味的去放卫星。当然股市上需要放卫星,放卫星以后有的公司就趁着股票炒一把,真正的还是要从产品,从技术,从市场,从老百姓实际的需求和服务做到。

3

张红:临门一脚前需更多探索和认知培育

主持人:听到陈老师说这么多,感觉新能源汽车确实问题比较多,而且它是一连串的,不是某一个点,是整条线或者面都有很多的问题。张老师,您作为一个媒体人,您从一个从业者以外,或者媒体的角度您怎么看刚才我说的这个问题,另外刚才陈老师刚才提到一个特斯拉的问题。包括咱们北汽也有这个想法,要比肩特斯拉,这是下一个环节我们要问的问题,就是张老师,您看刚才有什么想法?

张红:实际上我在想新能源汽车,不管它目前遇到多大的问题,刚才就像潘老师讲的,我们看起来从2009年开始推电动车,但是现在都2014年了,我们的销量还有各方面都还没有上上去。实际上我觉得今年来说,2014年应该算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破冰,尽管说销量还不是很大。但是它已经真正的进入了家庭,老百姓真正开始在买这个车了。

我觉得第一个从企业来说,我们企业已经开始在推出产品,比如说像北汽,今年就有一个大动作,把新能源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股份公司,上升到集团战略层面,所以我觉得对新能源的重视度是非常大的。

而且你们推出的那个产品,E150,EV这块产品,我看市场上的一个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500多辆了,占有率也达到了25%点多。这块说明北汽在这个方面下的工夫是非常大的。

我们刚才陈老师说国外有特斯拉,我们国内还有比亚迪,北汽,包括很多像江淮奇瑞,我们中国的品牌都在做新能源汽车,像在产品上面,我们国家这块的投入也应该是越来越大的。就产品的价格,我说还有一个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好像定价都是二十四五万,但是在国家的新能源政策补贴,还有企业的补贴,实际上到消费者手上也就只有10万左右,12万左右这么一个价格。北汽还有好多的一些动作,新能源汽车在普通老百姓已经能够接受的价格,从这个层面来说,企业真的在研发产品上面已经下了工夫。另外一个我觉得国家产业政策也是非常支持的,比如说有补贴,在北京还有专门给新能源的一个2万的号,以后还逐年递增。

那么实际上是在鼓励新能源汽车,甚至前几天还在说,北京是不是买了新能源汽车就可以不限行了?那天天这样可以跑的话,对买车的人就可以产生一些很好的利好,从这种来说,实际上我们周围的环境已经营造了这么一个空间,对于消费者,你说刚才为什么消费者又出现外热,内冷的那种感觉呢?我觉得实际上就是这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这种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技术是不是稳定性,因为我们平时开的传统汽车都是百年品牌,或者是经过了几十年传统的实验。那么这种新能源的,比如说像这种电动车才有多少年。

我们消费者是不是自己要去做这个实验品,我是不是等这个技术成熟,这个技术是不是很成熟,成熟到什么程度,作为消费者来讲,我是不是要自己亲自去开这个车去体验,我觉得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就是价格,这个价格是不是下摊到,我们消费者能够作为代步,我能够去接受。

还有我觉得新能源汽车,跟一般的车在驾驶上真的差别蛮大的。我最近开了特斯拉,新能源车我都开过,我就觉得它跟传统的驾驶,安静的你都听不到声音,启动了以后你都不知道这个车是不是发动了。特别是像这种类型的话,实际上跟传统的驾驶习惯差异还是蛮大的。可能消费者他会有一个认知,然后厂家可能再去做模拟的时候,让他怎么更接近我们一个车的驾驶习惯,这个可能还是要去下一些工夫,怎么让大家觉得更近,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我觉得现在新能源汽车真的已经来了,特别是在大城市的一种推广。

我看好多企业都提出了,我们今年要达到2万辆的一个销量,所以我觉得这个速度比好多传统企业的销量还多呢。所以我觉得这个速度是应该肯定的,就是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这一脚该怎么来做,实际上我觉得对企业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怎么做营销,怎么做推广,怎么做这个市场,让大家来认知他,感受他。比如说传统汽车每一个产品都在让大家体验、感受。那么我们新能源汽车大家能体验多少呢?就是这方面是不是对企业应该有更多的一些要求去为这块做前面的一个探索,探索上面做更多的培育。

 

4

张勇:希望北京模式复制到全国

主持人:张老师给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这个汽车行业有一个冷静的思考和启发。刚才张老师提到了,说新能源汽车有些企业每年目标2万辆,我想问一下张总,咱们作为新能源汽车也成立独立的一个股份公司,未来可能也会上市。那么,未来北汽新能源销售目标是什么?您作为营销这个部门的负责人,该如何去实现呢?

张勇:刚才陈老师和张老师讲的非常好,针对临门一脚,最后一公里,我的理解不仅仅是进入百姓家庭的这么一公里,我相信在最近的两到三年内,通过各方的努力,这个产业实际上也面临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每一个市场都有它自己的定位和细分,比如说刚才陈老师讲的特斯拉有它的定位,它的定位就是富人的玩具,但是我想在中国这么大一个疆域辽阔,消费者层次,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消费层次都有。它的真正需要的电动车是什么呢?我们把城市和乡村分分类,把消费者也分分类,我们会发现有各种不同的需求。富人有富人的需求,特斯拉这种。中产阶级有中产阶级的需求,然后下面三四线城市,工薪阶层有工薪阶层的需求。

按行业来分,出租车有出租车的市场需求,租赁车有租赁车的,物流行业有物流行业的需求。所以我们把消费者作为分类,按区域分类,按收入层次分类,按行业分类,实际上这个细分市场就很大了,方格状的。每个企业实际上都面临选择,我选择哪一块市场,我相信我们已经做了选择了。我们要做这种高中低,我们侧重点是满足中产阶级和工薪阶层的这么一个产品,我们按行业划分要满足更大规模的,甚至更广泛行业的细分。比如说出租车,物流车,这种专用车,我们都会有一些考虑,我们有一系列的产品规划。这是我们在产品层面上的一些思考,当然了,按续驶历程,今年有200公里、250公里,明年会出300公里的。我相信,电动汽车300公里实际上已经完全足够消费者的使用了。如果你把它作为一种代步的工具,城市内部的交通工具,它不作为一个城际的。未来我想我们的高速公路这么发展,高铁这么发达,未来飞机也是,未来直线飞机也是,未来出行方式一定是城市内的用这种电动车,或者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那么城际之间呢,更多是使用高铁,大巴,甚至是一部分的燃油车。那么再远一点可能就坐飞机了,这种立体的这种交通的方式。所以,每一档市场都有它市场的定位,这是一个。

那么至于说我们在营销和推广上做了哪些事情,今年我们的重点仍然是北京,把北京做好,做透。我们做了几个事情,第一个是在亚运村马上成立一个体验中心,让消费者真正的体验,了解电动车是什么,它的顾虑是什么,我们要打消它的顾虑,我们有体验中心要做一些体验和讲演,以及试驾。那么我们同时在室内也正在寻找一个地方,建立一个规模比较大的一个非常完备的一个体验中心,在里面各种各样的消费者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你咨询也好,试驾也好,体验也好,甚至租车也好都可以得到满足。你不买你可以租回去两天、三天、一周都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这是在体验层面上。第二个在销售层面上,我们刚才陈老师和张老师都说了,电动车价格呢,当前还是比较高的,他的原因很多,一个是规模化生产的能力不足,第二个是一些原材料价格体系确实是蛮贵的。

那么,除了国家和北京市补贴,这次我们采取了一种行动,企业也来做一些补贴。我们在小E,E150,我们称之为小E。原来呢,补贴后的价格是12万多,13万多,我们现在补贴之后,是8万多。经过我们短短20天左右的价格测试,我们报名人数已经突破了600多人,700人了。所以实际上这个市场还是有的,需求是有的。那么无外乎一个价格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充电设施问题,我们把六七百个消费者,拿订单的消费者再来分析分析,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是不具备充电设施安装的条件的。那么具备条件的,我们就做什么呢?我们给他协调国家电网下面有一华商三优给消费者安装充电桩,免费的,企业来做这个实行,来推动这个事情。而且承诺,如果是你没有满足条件的话,十天,我保证给你装好。这是一个,安装充电桩,你没有固定停车位的,我们正在想其他的办法。比如说我提供给你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一个十米,或者是一个二十米的充电宝。你可以就近找个电源来充,第二个我可以在你家附近,小区门口、商场门口我给你租一个停车位,我给你在那个地方装一个充电桩,你晚上回来停在那可以充,我们正在开展这个工作。你没有停车位,我在附近给你找一个停车位给你充。

第三个我们还在做的是什么?我们在北京规划了四家4S店,15家服务站。再加上我们北汽自己现有的服务站和4S店,我们在我们的服务站门口,4S店的门口建充电桩,北汽来装,可以在我们的4S店。就是已经形成了一个环状的充电设施的解决方案。

最后一个,我们还在着手考虑,建一些超级的流动充电车,比如说在三环我们摆两辆、三辆,四环上我们摆两辆、三辆,是一个快充,你在中间可以补电,20分钟就可以补一部分,满足消费者在旅程,在出行过程中,你如果碰见电量不足了,你可以在我们那去充。我们希望做出种种努力解决消费者的充电难的问题。

当然了,北京市政府也在推动今年要建1000个快充桩,在北京市就是一个什么概念?五环以内,5公里范围内都有一个快充桩,快充桩就快了,基本上20分钟就能充个60%、70%、80%。

所以我们一个是希望企业努力,一个是希望北京市努力,政府来努力解决,全方位解决充电难做的工作。这是第二项工作,第一项是产品的价格有一个活动,第二个是充电设施的解决。

第三个服务,我们公买我们电动车的消费者提出一个智慧管家服务品牌的理念,比如说几年之内是完全免维护,免保养的。一定时间内,远远超出国家标准的质保期。率先提出来免费的保养,免费的维护,同时呢,我们免费道路救援,保证20分钟之内,你在北京市任何一个地方,车辆出现了问题就可以得到一个救援的服务。这是一些服务方面的努力。

当然我在这要补充一点,我们的车质量的可靠性还是可以的。因为我已经经过两到三年出租车示范运营的测试。出租车的工作强度是蛮大的,每天基本都在200公里、300公里左右。不断的发现了问题,到现在为止,可以负责任的讲,我们的E150应该说,解决了绝大部分的问题,一些小毛病可能会存在,但是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验证和提升。

中间插一个话题,最后一块就是我们将在今年的九十月份要推出小E二代车,我们希望把它做成一个智能化的,科技感更强的产品。它不仅仅是一个出行的规矩,也是一个社交的工具,也是一个娱乐的工具。我们希望把它定位不仅仅是工具的这么一个定位,引进互联网的思维,我想我们企业要做种种的努力吧,当然了我们在外面,我们在上海、杭州、南京、青岛、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等示范城市我们都要进去,我们希望把北京的模式复制到全国各地,也希望在电动车推广过程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5

陈全世:每一升油收一毛钱用来环保

陈全世:因为现在市场不可知的因素太多,说也是白说,你确确实实得扎扎实实的做工作。你产品质量不解决,充电设施不解决,服务不解决,怎么可以去卖?很难卖得出去,因此我觉得这确实还是一个问题,另外我们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次马凯副总理讲的八个问题里面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造成一个很好的舆论环境,这与你们也有关系。舆论环境要往正面多宣传一些,实际上电动车出一点小事,一下子全世界都知道的。

实际燃油车天天在着车,公安部消防局告诉我,全国每年自燃的,没有任何事故,没人去撞他,没人去碰他,搁在那就着的,平均是每年500辆车。这个数字也不少,一天好几辆车,因此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一个,就是我们既要认真去做,但是对它出的问题也不要大惊小怪,觉得这个事就不得了。包括深圳比亚迪翻车以后着火,按我说这个是比较正常的现象。那么多车出了那么多事故,戴安娜那个车在法国撞车以后死了。车毁人亡,并没人说奔驰600这个车安全性不好。

我到那个地方去考察了一下,不是当时,后来,我到那个地方去的时候,我看了一下现场。我觉得在那个地方撞车,基本上是无法再生还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你解决了问题以后,这些问题逐渐解决的同时销量就可以上得去。确实要想一些办法,我最近成立的一个课题组,在研究新能源乘用车的商业模式,我就提了这么12个字,第一个是技术,第二个是产品,第三个是用户。第四是销售、营销,第五就是环境。最后一个是服务,把这12个字,6个词要解决好,才能解决他。

因此我也去调研深圳、杭州、合肥,合肥可能它目前新能源汽车推广到私人可能比我们北京的量还要大。它做了许多工作,我最近下一周把它的处长请到北京来,再会上去讲讲他怎么做的。确实很多事做的比我们想得多一点。因为他采取一个内部营销的办法,第一批车都卖给了自己内部人,他自己的江淮,国宣,合肥工大,还有一些大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你给他解决充电的问题,小区解决不了,你在工作岗位上给他解决,上班就充电也可以啊,解决问题。

另外第二就是团购的办法,相当一部分企业,城市规划以后,城里搬到郊区去了,稍微远一点。这样的话,一般的时候开班车,但是对于中级管理人员以上的人,就发给他一辆车,发给你干脆就发这个,你出行,我买一批电动车,很便宜的给你本人。我给你解决充电问题,你可以开着他上下班,合肥那个城市不大,不像北京这么大。所有的郊区也是20公里左右,他住的郊区还算比较远的,咱们北京20公里还算比较近的。他采取这个办法,而且还很受欢迎,这样把一些问题也就解决了。我觉得还是要想办法,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这个电动车理解了,他开了一段时间,大家觉得不错,很多人就买了。

那个处长就跟我说,他夫人在一个大学里面工作,她拿了一辆车,示范。他夫人开着,教师每天上学,回家,在学校里也能充电,回家也能充电。开了一年,大概花的充电费很少,大家说这个不错,因为这个上下班也不远了。一年大概上百块钱的充电费,当然有的充电可能学校就不要了。这个还是实惠,没有影响她的使用,但是又很实惠。

另外美国也是,开电动车的人,大家觉得这是一种光荣,是一种对社会有贡献的东西。包括我们和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推广中心,你要开电动车的人,能不能给他环保加点分,这样的人社会上也荣誉,但是也有好处,他的可能不受号的限制,甚至这个人的信誉可以提高。总之给他一点社会荣誉感也好,鼓励也好,我们也正在琢磨这件事情,就是开电动车的人,起码他有一个社会的荣誉感,有一个绿色加分,国外正在实施这个情况。你坐两个人的车就可以走比较畅通的道,你一个的人就坐那去,他开一个电动车就可以走那条道,走人多的汽车共享的。我觉得也应该给一部分的好处。

我昨天看的,广州市已经对新能源汽车不限号了。你买新能源汽车的人,号不受限制,为什么?这个量少,不影响大局,也是一种鼓励。我觉得北京市也有另外一种思维,我们推广。因为我们的责任是在全国各地看哪有好的地方就宣传一下,别的地方照着他去做。

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想要在国外一些好的做法,我们也应该去做,包括奔驰Smart纯电动车,宝马怎么推广,国内也是采取这个。我让你开三个月,我碰见一个人就是这样,他说我摇这个号,说可以让我免费开三个月,开了两个月,我觉得这个挺好,干脆你要多少钱我买下来就完了。他家有一个停车场,还有两辆车,他说我上下班就开它不错了。一点不影响我使用,经济性各方面都可以。他说礼拜六、礼拜天我家还有大SUV呢,可以上去玩去,就近的就开它,到处都有必须好的停车位,残疾人的停车位旁边就是电动车停车位,没人去占他。然后就有充电桩,但是合肥市就有问题,电动车停车位经常有传统车停那,你也没有办法弄他,人的素质比较差。

所以有的电动车停车位,应该是充电的,他充完电也不走他也停在那,为什么?他找不到停车位,就停在那,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觉得很多细微的问题都会影响电动车的使用和市场的问题,这些问题逐渐解决以后,他的市场就会开放,不要着急,你现在鼓励大家去买,问题没有解决,卖了也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说的这个,就是说,现在电动汽车一个商业模式,其实这个模式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不断的调整,不断的完善,走这么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行业也需要消费者、媒体建立一个环境,还有一个自信问题,车企的自信问题。张老师,您觉得刚才我提到这个问题,刚才陈老师提到所谓的团购,北汽也是团购,出租车公司基本上等于团购了,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呢?

张红:我今天之前觉得北汽的新能源了解不多,但是一说要做这个话题,就是有时候就是有点缘份,前两天就碰到我一个朋友在北京,他是北理工的。他说北理工里面专门有一条道,就是北汽新能源,在那设了一些充电桩,那还摆了好多车。那他们就可以去租车,可以临时租车,也可以长期租车。他说他们学校好多老师,都在那,那个车开过来开过去的到处跑。

他说你没开过你先到我们学校来,他说去开开这个车没问题。实际上我觉得他们已经在做了许多事情了,他已经在大学里面,首先把我这些设备设施,我就设立一个体验中心,同样我也可以,让大家去感受,然后还可以达到试用,慢慢大学里面的老师接受这种是最快的,可能慢慢就会买起来。这种是在营销上面的一些突破,刚才我听张总讲了很多规划里面,他们2550万,就是专门来价钱打到8.48万,蔚蓝先锋,专门做的一个活动。

张勇:刚才陈老师讲了一个荣誉的称号。

张红:他也是在宣传我们这里面的一些,就是有这种对蓝天责任的一些人士出来,主动的去开那种环保的一种车型,然后为我们还我蓝天,他们也做了很多方面的尝试,我更感兴趣的是张总,您刚才说的一套体系,建充电桩,服务,到你的家门。这种的话对北汽新能源来说,是不是投入跟大。今年规划是2万,这种产量跟你这种投入回收期,大概我们几年在新能源会实现盈利?这种投入是巨大的,特别是体验中心和长期的试驾感受,这个成本会非常高。而且运营体系,北汽新能源这边有没有一个长期的准备,大概会用几年的时间达成这么一个愿望,这个是我们很关心的。有没有那种可能跟开发商进行合作?开发商在做楼盘项目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楼盘做成一个智能的,一个环保的楼盘作为卖点来卖呢?每一个房子就配一个新能源车呢?有没有这样的,是不是比你后面的配套省更多的钱呢,我们只是猜想,不知道这边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尝试?

陈全世:我提一下,这次国务院成立的电动车,新能源汽车领导小组,马凯总总理当头的时候,第二次开会就不是工信部四部委了,七部位了,把住建部、交通部、中国银行、证监会都弄进来了。住建部是管城市规划的,你建新的区域的时候,你就要把充电桩解决里面去,包括国家电网也进去了,这样我就觉得这个问题有解决的希望。希望把这个都抓起来了,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从根上解决问题,国家要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去解决。

另外关于国家补贴的模式能不能坚持,当时专家研讨也提出这个,包括我们和发改委的研讨提出,我说能不能采取这个办法,在一升油里面收一毛钱,然后收这个钱,一年下来能收几百个亿,从这一方面要解决环保问题。因为其实确实排放影响到环境。另外,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一些补贴。不然完全靠国家的财政,这个问题是不公道的,财政还要解决民生问题,你开汽车的人,少烧油,你污染环境,你带来了问题,谁的孩子谁抱走,你也应该为社会做一些贡献,我觉得这是重要的一条。

另外舆论还有一条,一定要解除有些不太专业的人讲的一些话,就是电动汽车并不环保,他提出什么,就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这个问题,通过我的研究,这是一个误区,我们搞新能源汽车并不是为了节能,并没有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是为了什么呢?就是节油。我们国家的能源可能不缺,我们的煤炭有的是,我最近也跑了一下鄂尔多斯,新疆什么的地方都去过。但是我们的油是很缺的,现在石油进口已经超过60%,我们要节油,另外我们城市的污染不是光北京,你往外一走,中东部,城市都在污染。

汽车有很大的一个份额,有人说汽车从汽车尾气那看排放不是那么大,我说为什么环保部搞不清PM2.5在源在那,我说你没有知道,尾气排放的东西,氮化物,在空气里面见到一个微粒,见到一个水汽,太阳一散,它有什么反应吗?它会生成一些什么东西,那些东西会不会就是污染的源,说不清楚,因此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二氧化碳的问题,我一直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是一些发达国家给我们设的障碍。我们不要跟着他的古点子去跳。

为什么哥本哈根会议最后开的无果而终,就是世界上1000多名搞环保的专家,他们的意见很分歧,60%认为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和人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还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变暖,变冷,那叫做什么,恐龙灭绝,那还没有人类的,尤其是二氧化碳,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应该正确的对待。因此你要算一下,纯电动汽车和一个油车来比,你二氧化碳的排放要算到他发电那,你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节能来说也没有太大优势,节能量来说,电动车花的是电,电也得发,而且每一个电动车要比传统的燃油车要重,你在能量上并不一定很省。但是我觉得国家发展电动车是为了节油,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不能为了节能,不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个问题是很大的问题。

我在网上看了,我们石油通道有三条通道,一个是从俄罗斯那边过来,走大庆,叫做西部通道。西部是走中亚那些国家,我们更大的通道是走马六甲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从中东过来的。那到处都是美军的基地,画一张图一看,我们是在美军的严格的军事炮火下去走我们的油。我们现在的海军还没有这个能力去护航,马六甲海峡就是美军的空军基地在那看着呢。因此我觉得这个是对我们很大的一个问题,国家是一个很大的战略,把这个问题要讲清楚。

因此有人算了半天,一年生产汽车有一半是新能源汽车,节省是5%,二氧化碳的减排更是3%点几,算的很严格。这样看,它得出的结论搞新能源汽车没有什么意思。但是你看节油,纯电动汽车是不耗油的。因此它的节油率是百分之百,并不是节能率。另外,汽车确实对城市的有害气体排放有解决,发电厂远离城市,再说发电厂那么大规模,它可以把排气解决的很好,汽车不可能,每一个汽车后面带一个很复杂的净化器,那是不可能的。

你也不能把气体排放都搁到远处去,他是走到哪排哪,而且排放的都是人们生活50米以内的空间。

 

6

张红:充电站布局不能盲目建设

主持人:陈老师刚才说的也是,目前现在目前这种市场状态,新能源汽车跟相对2009年比较而言。那会喊狼来了,或者对新能源汽车不信任,很多民众属于这种状态。现在最起码知道新能源汽车是什么,它的优点在哪大家都知道。

张总,新能源汽车汽车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车企也在这做,国家把这个列为战略高度,来看待这个行业的发展。就是,我刚才也听您提到,咱们车企也补贴了好几万块钱,现在新能源汽车费用、成本各方面还是比较低的,再加上你们做了很多这样那样的工作,我觉得这都属于大把的撒钱,就是说目前在国内,目前来说整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投入力度你们是最大的,而且是多元化这种。

你们这种补贴部分,包括这种投放,有没有一个市场预期,什么时间能够收回成本,或者是你们投入初定是多长时间?

张勇: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刚开始在做这个,参与这个公益活动,包括参与社会层面上的充电设施建设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在评估。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实际上不仅仅是为北汽来做。更是为社会公众,为整个产业、行业来做。

那么实际上我觉得做这个事,不需要来做什么投入回报这个概念,现在社会处于一种引爆点,我们最近在研究,这个新能源汽车到底真正的爆发期,2014年我认为它是一个市场的初期,导入期。因为从现在来看的话,各个企业的产品,基本上满足消费者的这个出行的需要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功能的需求是没有问题的。它无外乎是成本的问题,是一些更长期的质量可靠性的问题,和出行便利的问题。它已经具备了进入家庭的基本的一些条件,虽然我们把2014年作为市场的元年,那么在这个市场的导入期,必须要有一些企业,包括政府,包括刚才陈老师讲的舆论环境,都要共同来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我认为我们在北京市,我们就像一个针一样,这是一层纸,我们需要有一个人去戳破它,让更多的车进入真正的私人消费领域,让消费者在大街上跑的车多了,使用的车多了,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宣传点,他认为这个车好,他影响周围的一批人,这个影响是巨大的。这个效果是巨大的。

让消费者亲身去用这个车,让消费者真正怎么样才能让他用起来,第一个,价格要便宜,要经济、使用要经济,第三,解决他充电难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北汽率先提出来蔚蓝先锋这个概念,对首批买我们这批车的人,企业拿出来一部分的费用来,奖励他,实际就是一种奖励,给你使用。

这是一个,第二,就是充电设施建设,我相信只要在北京,1000个充电桩建起来了,充电设施建设没有问题了,我认为这个量绝对不是问题。因为现在大量的消费者它是有这种环保的理念,你要相信我们的社会公众,解决了它的温饱问题,基本生活需求的问题,它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它会更加有社会责任感,如果这个车让他用,和传统汽油车同等的条件下,或者是就算稍稍差一些,但是对这个社会,对这个未来,对这个环保,对这个环境有巨大的贡献,我相信它会选择的。

所以,企业这个时候不要追求我的投资回报率,这个是就需要一种投入,企业来主动承担这个责任。刚才陈老师讲的,包括张老师也讲了,实际上除了企业层面的努力之外,政府除了补贴之外,还有一方面,就是用车环境,这也非常关键。比如说在北京取消限行这个政策,我们私下聊,比汽车企业降价几万块钱更有促进作用,不限行,就是一个政策。

第二个,现在我们做的充电设施主要是在四环以内基本没有新的楼盘。新的楼盘北京市已经出台了,18%的停车位必须要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线已经铺下去了,你只要安装就行了。当然这是新建小区已经有这个规定了,老旧小区,已有的就需要整个社会企业来推动,桩随着车走。满足消费者的使用,另外一个,营造一个很好的使用车辆的,比如说不限行,停车费减免,购置费减免,比如说环保公益基金,给他一种荣誉,这种使用政策的环境也是一种促进吧。

种种努力加在一起,我认为真正电动车的引爆点,现在流行出引爆点,什么叫做引爆点,就像非典病毒一样,一夜之间,全部都感染了。就像互联网一样,就像手机,就像苹果手机,一夜之间把诺基亚这种二代机,一夜之间打垮了,这就是一个引爆点。这个引爆点在什么时间,产品要有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使用环境要有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充电设施要有一个很好的契合点。

包括现在的特斯拉,我们应该感谢特斯拉,它让社会公众更多的了解了,电动车是什么。只要这个事业引起了大家社会公众层面的关注,那么从关注到兴趣层面上,最终到体验层面上,我认为这个时间就不远了。时间我相信,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电动车市场一定有一个很好的爆发。

陈全世:就是特斯拉起码让人知道,电动车也可以做得这么好。也可以做这么高档,也可以适用非常高级的要求,另外它的商业模式确实做的比较好,不光是它把那个用户心理摸的很清楚,当然它技术也确实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张红:最近不是特斯拉把它的专利技术全部都开放了吗?对这块来说,你刚才说每一个企业都会去建充电桩这一系列,那么我们大家都各自为政在自己的区域里面。比如说北汽可能以北京为一个中心建大规模的充电桩,我们在国内这些品牌的充电设施这块有没有规范和统一?你们的充电桩可以不可以充其他车型的电?

张勇:没问题,是国家标准。

陈全世:这个问题我清楚,因为我是标委会的,有统一标准。但是个别特斯拉可能不一定和我们一样。

张红:特斯拉也可以在你那充吗?

张勇:它不符合国标。

陈全世:它用大电流充,380去充,包括E6也不行。E6必须拿380直流充电桩去充。

主持人潘明军:当时定国标的时候比亚迪没有参与吗?为什么E6不能充?

陈全世:它电池太大了,要充到20个小时。

张红:相当于这块在国内的新能源车,这个已经是完全规范的?

张勇:规范是标准的。刚才我插一句,两位老师都提到商业模式的问题,我们也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和努力,第一个我们已经和富士康,就是台湾的红海集团成立一个租赁公司,这个租赁公司主要运营电动车的分时租赁,在北京市,在上海,在杭州,在南京,在各个城市去复制这种分时租赁。

陈全世:富士康能在里面起什么作用?

张勇:第一个它在它的电器技术和制造技术上,他是在世界领先的。

陈全世:具体充电桩呢?

张勇:他出钱,这里头他跟我们联合组建一个公司,实际上他出的是一种理念,是经营的思路和理念,这个理念是由我们提出来的。但是我们双方要有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我们在一块合作。

陈全世:富士康可能是改变形象,靠的钱。

张勇:这个是分时租赁。

张红:好像最近富士康要出一个自己的手机。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说他自己要弄车,也出过这样的传闻。

张红:这种分时租赁会以什么样的形式,以后取代租赁车市场?

张勇:租赁车市场,它是什么模式呢?一般传统的租赁都是我在一个店面上去,我把我相关的资料给你,你把钥匙给我,我开走。然后用完了我再还给你,它也许一个异地还车。分时租赁概念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临时要用车,我今天限行,我就想租今天一天,我在附近,我在上网,我们这种分时租赁实现完全智能化的,用手机就可以,手机预定,手机支付,手机遥控车,手机打开车,无钥匙进入系统。

就是在我家附近,三公里之内有一个点,而且这个点,很小,三五台车放在那,有充电桩,无人看守,你从网上预定完了以后,在你家附近可以弄一台车,你把手机拿着,走进那个车的时候,这个车门就给你打开了,你就可以开着这个车。你可以异地还车,它是一种完全智能化的,无人职守的。

张红:这种投入会非常大?

张勇:网格状,前期投入大,但是未来投入就少了,我们把网点密布,充电设施建好。

陈全世:丰田干过这个事,但是它最后的数据我们怎么也要不出来,它弄了100辆车,或者200辆,他自己的员工一看这个车。

张勇:对,现在在法国巴黎和美国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张红:空间会很大,想象空间很大。

张勇:对,它是模式的复制了。

主持人:90年代初,当时通用有一个EV-1,这么第一辆电动汽车,当时也有少量的车,美国的好多社会名流,也租用了,或者说,当时没有销售,我记得。后来通用把这些车全部销毁了。很多还拍的纪录片,当时说谁杀死了电动车。张总这块有没有做过?因为现在很多4S店,所谓的试驾都是短期的,就跟咱们正常买车,我开一下十几分钟,几十分钟,跑一圈就完了,根本就不能有深刻的印象,咱们北汽有没有通过社会信用,比如社保,或者交一部分的资金,能不能进行我开个两三天,我付你一定的短期的租金,而不是说从租车公司来?就是这种方式有没有尝试?

张勇:有啊,我们清华比北理工还早,我们汽车实验室院里有几个。还有我们清华科技园区,20辆车呢。

主持人:社会可以租赁?

张勇:第一个在清华,第二个在北理工,我们实验室院里就有。

主持人:能开出去吗?

张勇:能啊,正式的牌子,我们几个老师还都是自己花钱租了以后,五环什么的跑,因为我们要体会这个电动车的情况,到底它是怎么样的驾驶感觉,因为我们把国外的车也都开过,看你这个感觉还有什么问题,包括一开始外头那有问题给我打电话说,陈老师你今天中午有什么事吗?我请你吃饭,我说饭就免了,你有什么事你说,我们去看有什么问题。

张红:陈老师,你是电动车领域的专家,你可以不可以给我们分析一下,比如说我们中国品牌,还有合资品牌不是也在上电动车吗?比如说宝马的自诺,辰风,这种类型的,比如说特斯拉,这里面的技术我们大概相差多远?

陈全世:我可以这么说,我们的电驱动系统,基本上差不了太,但是我们的整车差的比较远。人家那个车做的,原先那个基础的车型我们有多少差距还是多少差距。现在好多问题我进去看还是基础车的问题。

张红:我们在传统领域里面的造车技术上面差距比较多。

主持人:这样,因为今天的时间关系,各位嘉宾聊的也比较热烈,咱们台下再聊,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很感谢三位,出席凤凰汽车本期的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公里的轩辕坛节目。谢谢!

  • 凤凰网汽车公众号

    搜索:autoifeng

  •  官方微博

    @ 凤凰网汽车

  •  手机应用

    凤凰网汽车&凤凰好车

文章导航

返回分页浏览>>
网友评论
0人点赞
|
评论0
加载中...

大家都在看

趣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