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吉奥模式”提供体制创新的另类思路

2012年03月02日 13:49
来源:汽车周报 作者:谌 洁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2月27日,由汽车商报主办的“创领新‘制’展拓未来——中国汽车产业体制与机制创新高峰论坛”在京开幕。与会来宾展开了一场关于新形势下汽车产业体制如何创新的头脑风暴,而风暴的焦点就是被业内喻为“开创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新模式”的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

此次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樊纲,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安庆衡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秘书长席建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广州汽车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广汽吉奥董事长曾庆洪,广汽吉奥总经理缪雪中等发表了演讲。

汽车产业在体质创新中谋变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再度要求提高汽车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和以往不同的是,《规划》给出了明确指标,指出汽车行业前10家企业的集中度需要从2010年时的82.2%增加到2015年时的超过90%。按照《规划》的定义,所谓“集中度”是按产品产量计算的产业集中度。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今年将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参与体制改革。

毫无疑问,上述消息均为汽车产业实现体制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然而,中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十年间,产业结构升级,改革增长方式等要求被不断提出,产业兼并重组结构调整也不在少数,但成功案例寥寥无几。寰球汽车传媒集团总出版人、汽车商报总编辑吴迎秋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到了一个必须触及,必须认真、细致探讨的时候。

对此,董扬也深有感触。“过去我们讨论汽车的发展问题,很多(集中)在政策层面、在技术层面,在体制层面的很少。”他表示,在建成汽车强国的过程中,对汽车产业体制问题的讨论是必要的。

以优势互补为前提的

“国企+民企”合作模式

在汽车产业为数不多的重组成功案例中,广汽与吉奥的合作被看做是国企、民企合作的“破冰之旅”,也为新形势下的汽车产业体制创新提供了一条思路。

尽管“国企+民企”的合作模式并不是全新概念,但真正实现起来也绝非易事。据保育钧介绍,截至2011年底,国内民营企业有965万家,注册资本金是25万亿元,平均每户企业注册资本金不到300万元。相较注册资金动辄百亿元的国有企业来说,这种规模的不对等是二者资产重组的一个重要障碍。保育钧认为,如果民营企业的实力不够,参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然而广汽和吉奥是如何打破这种实力悬殊的隔阂,走到一起的呢?“广汽吉奥走到一起,不是数字的叠加,也不是政府行为,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缪雪中这样概括。

的确,广汽与吉奥的结合是以二者优势互补为前提的,而非政府“撮合”。曾庆洪表示,吉奥为广汽带来了灵活的体制、长三角的优势地域以及产品线上的互补;而缪雪中则认为,作为民营企业,单靠孤军奋战很难获得持续发展,“大广汽”的背景——资金、技术和管理,正是其长远发展所必需的。

与会专家认为,汽车民企是在国企的狭缝中发展出来的,因此对自身的独立发展有更多的坚守。而国企大集团一向自视为“正规军”,对民企有居高临下之势。这两种互为抵制的姿态和意识首先都必须放开,特别是国企要敢于引入民企的力量,以荡涤自身固化的机制。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吉奥 汽车 体制 产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