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徐建一的“自主论”

2011年05月05日 14:48
来源:汽车商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徐建一上任已经3年多了,大家有个突出的感觉:低调面对媒体,以至于人们不知道他的发展思路和套路。去年北京车展,算是徐建一第一次面对媒体,大家聊得很欢,给人感觉最深的是“调整”二字,而今年上海车展再聊,则是“变化”。

当年,在回答如何看待自主时,徐建一的前任竺延风一句“耐得住寂寞20年”引来一片争议。在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上,对于一汽这样的国企来说,注定要比别人承担更多。一汽新掌门人徐建一同样也跑不掉各方面的压力和拷问。事实上,当前提升发展自主品牌,如果说要20年,大家一定不满;但如果说3、5年,大家也一定会说浮夸。听徐建一怎么说吧。

自主要实实在在做

记者:纵观中国企业搞了这么多年自主,您认为现在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徐建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去叫开放合作、自主发展,但现在,再是这种发展方式就不行了。一汽再用这种方式发展汽车也不行,应该把自主放在前面。

实际上,一个观念和理念的变化就是战略上的变化。把自主放在前面国家有要求,民间有期盼,而且我们也具备了这种条件。在这方面我们跟国外企业确实是有差距。但有差距也要做。

另一个层面是品牌的问题。去年北京车展,一汽对外发布了品牌战略。对一汽来讲,把品牌作为最高战略也是一个战略的转型。

吉利也好、奇瑞也好、一汽也好,过去人民关心能不能造出车来,但现在关心的是这个车性能如何、质量如何、未来发展潜力如何。所以说过去是能不能制造车,现在是要把品牌作为最高战略。

记者:作为一个国企,在坚持做自主时与其他企业有什么不同吗?

徐建一:我们的成本跟民企比没有竞争优势,一点优势都没有。比如一汽发展战略的制定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我只能打溢价,只能走技术、走质量路线。

对于一汽来讲,我们有三个责任: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比较而言,国外企业相对简单,比如经济危机来了,第一件事,裁员。第二件事,收缩产品线,破产工厂。我们能行吗?金融危机时我在大会上讲:第一,保证不裁员。第二,尽量不降工资。第三,就是降工资,最低线也要比当地贫困线高,哪怕高十块钱也行。

记者:现在很多合资企业都在做自主品牌,您如何看待这种“合资自主”现象?

徐建一:合资企业搞自主也是一个好事,但严格意义上讲这不叫自主品牌。尽管它不是外方的品牌,但是是合资企业的独立品牌。它叫合资品牌,因为产权不是你的,是双方的。

记者:合资企业做自主对您有压力吗?

徐建一:有压力。不过,合资企业不做自主它的产品也会往下走的。

记者:现在环保、技术对自主品牌的压力普遍较大,您怎么看待?

徐建一:我们现在实行的国Ⅰ、国Ⅱ、国Ⅲ、国Ⅳ,每一个技术升级都得四五年。我国现在开发一个基本发动机都挺费劲,别说欧Ⅲ、欧Ⅳ,欧Ⅱ都有困难。开发不出来你就得买,现在看来欧Ⅴ还得买。这样也有好处——来得快,几下就跟人家接上了。

但同时我们还得逼着自己研发。因为自主是企业立身之本,没有自主企业不存在。创新是企业进步之魂,企业要是不自主,早晚不行,政策不保护你你就完。

记者:去年北京车展时,我们与您交流后感觉一个关键词是“调整”。的确,国有大企业调整是一项很重的任务。但只调整可能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徐建一:我跟国内企业比不了,我一汽十几万人,上汽五六万人,广汽三万,北汽三万。所以跟国内企业相比,我们只能是打品质、技术带来的溢价,这样才可能跟国内企业竞争。但与国外企业相比,开始的时候我可以靠成本竞争,但你老是卖苦力也不行。这不是路子。所以要一点点走上去。

当然,现在还在做一些结构调整,比如产权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简单就是上市。另外,就是产品结构调整,产品结构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随着组织制度调整、人员结构调整也比较重要。一汽是干卡车出身的,原来那些人都是干卡车的,现在我国乘用车市场最大。原来的生产资料、人员都是干卡车的,哪些轿车能用上?但是人也不能下岗,怎么调到轿车上去也不是那么简单。所以调整是基本的主旋律。

记者:这样看来,一汽的历史包袱还不小。

徐建一:如果把这些看成包袱就有问题。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个存量,一种积累就有好处。

对于存量,我们考虑的是怎么把它用好。我们的技术人员比别人多,实际上我们自己的管理体系也比其他企业要好。因为不管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有两件事情都是要干的:一是抓质量,二是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学会如何把这个传统的好东西做得更好。

“十二五”还是打基础

记者:对于已经开局的“十二五”,您是如何规划的?

徐建一:“十二五”在我的基本定调里还是打基础,扎扎实实打基础、强体系。

如果把自主发展定成四个阶段,即生存、做实、做强、做大,那一汽“十二五”的定调是“做实”的阶段。我们现在既不是做强,也不是做大,就是实实在在地做实了,现在把思路捋清了之后,坚定不移地往下走,不动摇。

记者:一汽下面有很多合资企业,从做自主的角度看,您怎么看待这些合资企业?

徐建一:在合资合作的过程当中,人员素质是大幅度提高的,这个你得承认。现在在工厂建设这一块,比如一汽-大众丰田的工厂我们的“九院”就可以设计了。包括奥迪建厂,都是他们设计的。在团队管理上也是,比如我们在佛山的工厂,就是一汽-大众的团队去管,一点问题没有。

记者:其他方面的帮助呢?

徐建一:现在自主的车跑10万公里也没啥事了,过去这是不可能的。另外,通过开放也刺激了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开放没有人刺激你,会沾沾自喜。我举一个例子:一汽-大众的中方员工,搞了一个纯电动车,也要上目录了,搞完了以后德国人非常恼火。说你们怎么能拿股东的钱私自搞车呢?我们说这是你们同意了的,后来他们就非常警觉,这就说明搞这个车入他的法眼了,他认为还行。

销售网络很重要,可经销商都是从合资企业那儿学的4S店。民企到合资企业里面挖,都是这么挖出来的。这个东西你不承认不行。

记者:您觉得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有失吗?

徐建一:失就是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么多。我现在的基本看法是:我们的期望值过高了。

改革开放的大方向是对的,中国汽车工业是受益的。国际上的企业在这里经营,研发、营销、管理人员都是本地化的,这就说明这些年的开放,对我国人员素质提高非常大。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全球视野,我们自己的思路和信心没有现在这么强,这是我自己的体会。

发展新能源

要建立“比较优势”

记者:我们注意到上海车展上,新能源车是一大趋势,在这方面一汽有什么新动作?

徐建一:此次一汽对外发布了“蓝途战略”。蓝途战略实际上就是低碳、节能、环保技术战略。“蓝”就是蓝天、白云、无污染; “途”,我们叫征程,伟大的征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我们不去炒噱头。

按照中国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汽车将逐步走入家庭。不可能不让老百姓买车,不让买车有时候也不公平。对于汽车来说,下一步节能问题会比较突出。

记者:您怎么看待各企业新能源方面的发展?

徐建一:从企业来讲,新能源就是集成技术问题,就是整车技术集成。但不是简单在传统平台上的使用,不是拿来一个车,后备厢随便塞点东西。

但如果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都是外面做,那整车厂就剩下拼造型了。因此,这里面有一个比较优势的问题。比较优势的产品特色都是自制的,如果不是自制就没有比较优势。你说这个车子质量好,自制件质量好是第一位的。

比如像卡车中的沃尔沃雷诺,原来两家都不做变速箱和桥,只做发动机。两家合了以后,就省下了驾驶室和发动机的开发费,然后回过头做变速箱、桥,做自己的了。

反过头来说,如果核心总成、发动机、变速箱、桥都是买别人的,最后甚至连驾驶室也都是买的话,那就剩下竞争劳动力成本了,谁家工资低谁就有竞争力。

对于一汽来说,必须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依靠企业内部的各类人才做自己的研发,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都要自己研发。在这方面我们坚持“三可原则”:技术上可能,就是你的技术一定要成熟,起码要安全,不能拿消费者来试;经济上要可行,就是经济上性价比老百姓得接受,市场经济任何东西要经济上可行,总是国家补贴是不行的;环境上要可容,就是你的配套措施得方便。

记者:一汽的新能源战略现在进展如何?

徐建一:“十一五”期间,包括这之前,我们算了笔账,纯粹产品开发方面我们就投入了12个亿。一汽做得比较好的是混合动力。因为国家的863项目一汽承担的是混合动力,其中一个是混联,红旗轿车是混联,客车是并联的。客车已经投入运行400辆,节能大概是30%,碳排放下降25%,这是统一数据。

轿车这一块现在也不错,一汽的轿车是强混的,节油率和普锐斯[综述 图片 论坛]差不多,能达到40%。这方面一汽获得了65个专利,其中有38个专利是在美国拿到的,这很关键。我们“十二五”准备投入98亿,关键就要弄电池、电机这些东西。新能源方面预计有8个平台13款车。

[责任编辑:liujm] 标签:牛立志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