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高:优化现有动力系统多元化开发新能源

2011年09月04日 15:10
来源:凤凰网汽车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凤凰网汽车讯 以“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为主题的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9月2-4日在天津举行,凤凰网汽车正在为各位网友呈现专业、客观、立体化全程现场报道。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组长欧阳明高在论坛上发言:

对纯电动驱动汽车来讲,有个思路叫"两头挤"的车型开发战略,昨天丰田有一张图非常好,我以前经常引用,根据车型的大小和里程的长短把车分成了几段,在短途、中低速、小型区域是纯电动区域;中间是可充电、常规混合动力占主导的区域;在高速、长途方面,燃料电池有优势,这应该也是全球的共识。

论坛发言实录

欧阳明高:首先,做前言我要说一下,我国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导向应该是优化战略,优化现有的车用能源动力系统发展节能汽车,另一方面是开发新一代车用能源动力系统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两者是过渡战略、转型战略,而且是并行的双重战略才能实现发展新能源汽车,今天我更多说一下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能源多元化、动力电气化相统一

具体来讲,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有三种,但我今天讲的就是电动汽车,主要指混合动力,现在说的是“常规混合动力”,也就是不在电网充电的混合动力,另外就是纯电驱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里程延长式混合动力汽车,这都是以电作为主要能源载体,要利用电网充电的,第三类就是燃料电池汽车,它也是充电驱动,但使用的能源载体主要是氢能。

说一下背景和需求,首先是国际上的。

发展电动汽车已经被各国政府普遍确立为保障能源安全、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如果说前段时间还有些不同看法,我想这两年应该应该完全没有疑议,大家都非常一致达成共识要发展电动汽车,不管是美国还是欧盟、日本,没有疑议,都把这个确立为方向,所以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从三种技术活动来看,常规混合动力的技术逐步成熟,进入了产品市场竞争期,纯电动汽车电池技术进步加速,开启了全方位创新发展的新局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稳步推进,继续占据电动车技术最高点。

最后我想用一张图作为国际趋势的总结:电动车面向低碳目标乘用车技术的发展路线图,这张图是新近由国际能源署在2010年发布的最新路线图,我比较认同这张图所展示的前景,所以把这张图给大家看一下。

底下的是汽油机汽车,我把2020年作为重要转折点,大家可以看到,到2020年之前,汽油机汽车还会继续增长,但是2020年之后就会开始下降,这是柴油机汽车,也是2020年之前,但增长会放缓;

这是天然气燃气汽车,会持续增长;

这个再往上是常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份额在不断加大;

再往上是可充电式的混合动力汽车,可充电式汽车和里程延长式有些国家是放在一块儿统计的,比如欧洲,在大类里分为可充电、可里程延长式。

接着往上是纯电动汽车,橘黄色所示;

黑色部分是氢能燃料电池汽车。

这张图给了我们总的技术发展路线图,从现在到2050年的展望。我们可以看到,在2020年之前,这几种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并不是非常大,但绝对值已经不小了,2000万、4000万、6000万、8000万、1亿,因为总的电动汽车量还在持续上涨,可以看到,在2020年,全球常规混合动力可充电式、里程延长式、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几种车型)加起来年销量已经接近1800万,之后会有非常大的变化,所以我会多花一点时间给大家展示这张图。

下面想说一下国内,重点还是三大需求:

一是产业升级需求,这是最迫切的,从汽车节能减排的趋势看,发展电动汽车是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前面也讲了关于需求、市场,这方面我想补充一张图,就在现在的基础上,2010到2015如果按7-10%的增长率,2015到2020按7%的增长率,按照这样的估计(这样的估计不算冒进),我们到2020年的产量也在3000多万到4000多万之间,因为有误差,这是关于保有量的估计,以前的估计非常低,2020年都是一个亿,但现在的估计大多接近三亿,这是我们清华大学的估计,凡是近期的估计都调高了,以前的估计大大偏离实际情况,都偏低,而且低很多。

所以,按照这个趋势来看,中国汽车节能减排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按照全球油耗法规的趋势看,2020年乘用车大体上都在百公里四升到五升,如果和国际接轨也得达到这个,大家知道,欧盟是95克碳排放,碳排放标准都在100克左右,这个标准对应的油耗,如果还用汽柴油,那就是4升到5升,所以“十二五”汽车电动化、动力混合化两代产品结合为标志的产品换代升级期,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必须上,第三阶段油耗法规也要马上引入。

第二个需求是技术转型的需求,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来看,发展电动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转型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这有几个理由我不详细说了,分述需要很多PPT,时间有限,具体来讲我觉得就是市场的多元化、产业的相对有基础以及中国交通体系的优势和基础设施的优势等,这些都是我们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在“十二五”期间是将汽车小型化和动力电气化两大潮流相汇合,发展我国小型电动汽车的黄金机遇期,这是第二需求。

第三大需求是科技跨越。从国际新一轮低碳竞争的角度看,“十二五”电动汽车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业打好翻身仗,实现科技跨越的一场决战,如果我们“十二五”还不能实现转型的话,一旦之后转型过去,我们的机遇就丧失了,从现状来看,我们的确还面临很多问题,就不一一介绍了,总的结论是,我国电动车研发起步不晚,发展不慢,但基础不牢,差距仍在,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中高端技术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公司,以前我们以为他们没做电动车,其实他们在做但没有说,等他们做好后给我们一看,我们都吓一跳,所以我也对记者说了,我们不要说,而是要做,如果大家都不说,都在实验室里开发、研发,这就是好事情,并不一定要把它说得特别热,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做。

总得来讲,“十二五”是将能源多元化、动力电气化两大趋势相统一,研究新一代纯电驱动平台,抢占电动汽车高端制高点的科技跨越期。说都可以说明白,但做起来非常难,这是我现在的体会。

三纵三横三大平台

首先,面向刚才的第一个产业升级需求,要产品研发,支撑发展,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因为混合动力已经是产品的市场竞争期了,科技只能做支撑,不能做主体。要推进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技术研发,以大规模产业化,同时以混合动力技术为龙头带动传统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的综合提升与全面进步,这就是我们“十二五”的目标,具体路径可能还要补电控发动机的课,要从电控发动机到混合动力发动机再到充电式混合动力,我想这是我们的技术路径。

第二方面,面向技术转型的需求要规模示范,产业引领,实施纯电驱动的技术转型战略,全方位探索纯电动汽车技术解决方案,新型商业模式和能源供应体系,这是在纯电动方面要做的,要引领战略型新兴产业科技。

具体路径,我想,对纯电动驱动汽车来讲,有个思路叫“两头挤”的车型开发战略,昨天丰田有一张图非常好,我以前经常引用,根据车型的大小和里程的长短把车分成了几段,在短途、中低速、小型区域是纯电动区域;中间是可充电、常规混合动力占主导的区域;在高速、长途方面,燃料电池有优势,这应该也是全球的共识。具体到中国,我们还有大型车这一头,这是其它国家没有的,我们在微型车这一块两头产业规模应该非常大,现在主要是提高水平,说到低速电动车的关键其实是做没做好,并不是名词有问题,而是做出来的产品质量怎么样,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法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不是一提到这词就觉得不对,我们应该更多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好,这是核心,但是中间的主流市场,节能汽车、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里程延长式动力车,这是中间主流市场的重点。

具体到它的发展路线图,纯电驱动2010年的水平是这样,现在锂电池的价格大概是在4块钱,能量大概是80瓦时每公斤,这是2010年的水平,我们希望到2015年达到电池模块成本到1.5元,系统比能量不低于100瓦时每公斤,循环寿命到2000次,这基本上可以满足我们小型电动车的需求。对于里程延长式电动车,我们认为经济型插电式也应该是一个方向,因为中国私人轿车出行的距离相对国外比较短,欧盟加权的系数是25公里,我们可以比他们更低一点,当然,里程延长式是取高值,插电式取低值,争取到2020年使我们电池比的能量达到每公斤200瓦时,现在从技术的角度应该是可实现的,关键问题是怎么把它做好,现在我们的单体电池是100,2015年150,2020年两百,这个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从技术上来说不是说不准的事儿,200瓦时每公斤以上目前还说不准,但200瓦时每公斤这个范围内是可以说准的,关键是如何做好、如何提升竞争力不是说说就管用的,而是需要大量的工作。

第三个方面是面向科技跨越的需求,前瞻部署,创新突破,开展前沿与基础研究,攻克以先进燃料电池、新型动力电池、下一代电驱动为代表的高端难点技术的开发,这是我们从前沿和基础研究角度要做的。

总体上讲,我们最终是要建立一体化的汽车动力系统平台,它的基础是电池、电机、电控,中间是内燃机电机总成,电池电机总成,上层是复杂动力系统,更往上层是能源多元化的动力系统,最终的科技核心是要在中国建立这个平台,以前我们传统车的技术平台是从国外学来的,现在新一代平台正在发展之中,争取在新一代平台的建立中有中国自己的东西,所以这是我要说的三个方面,下面的内容时间关系我就不详细介绍了,重点任务还是三纵三横三大平台,混合动力、纯电驱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动力电池技术、车用电机及发动机总成技术,电动汽车点技术;三大平台主要是技术标准、基础设施和测试评价。

另外就是下一代纯电驱动的平台,技术细节就不在这里展开讲,这是三横的关键技术,“动力电池、工业型的主要是系统,能量型的是模块;核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系统集成,电池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只是电化学的问题,有单体、模块、系统,涉及到电气、控制、机械、热能等各方面;另外就是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综合成本,这是我们的主攻方向,燃料电池就不多说了。

电机方面我们也有三大任务,面向混合动力汽车的、面向纯电驱动的,还有面向下一代纯电驱动的,这是具体指标和要攻关的内容,在此不展开讲了。

电控技术我们也有总体布局,这是混合动力的电控系统,这是纯电驱动的电控系统,还有电动车ITS与车网融合。

这是技术标准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这里是现有已做工作和国际的比较,基础设施方面要做的工作,我们要建立点线面结合的体系,这是测试评价方面要做的工作,这是下一步示范的重点。

“三纵三链”技术创新联盟

最后说一下保障,我们不是要干吗?怎么干是一个问题,我们提了“三纵三链”的技术创新联盟,对混合动力来讲,是要以产业链为纽带,建立整车厂牵头一纵向整合零部件产业技术联盟,真正变化的核心是纯电驱动汽车,我们提出要以价值链为纽带,建立能源网络运营服务商、汽车厂商、电池供应商跨行业的技术联盟,这个联盟目前在深圳的最近一次示范中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他们总结为“融资租赁,车电分离,充维结合”的十二字方针,效果是不错的,具体情况大家可以到深圳去看看,现在已经连起了57个充电站,集中管理,应该说安全比其它地方做得好一点,因为有全面监控,所以这是值得看一看的,也是我们探索示范城市的模式和新进展。

最后就是以技术链为纽带来建立产权结合以国家基地为骨干的前瞻创新技术联盟,这不是要做产品,就是要做技术,前瞻性技术,不是明天就产业化,也不是让他赚钱,就是把技术做好,踏踏实实坐冷板凳,做好技术,技术绝对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过于急功近利,那什么技术都做不好,在这方面我们也要向国际学习,开展国际合作,现在已经开展了各种国际合作,中美之间、中德之间,这是我们中美电动汽车合作的主要方面,重点是电池、电机、电驱动、轻量化、车网融合等,我们已经开始了。

最后做一下总结,总得来讲我们的战略研究是基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三大需求”:产业升级、技术转型和科技跨越,提出了“三大目标”,对产业升级是科技支撑,对技术转型是创新引领,对科技跨越是超前研究。三大任务重点还是落后在常规混合动力、纯电驱动和下一代纯电驱动,尤其是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纯电驱动。为了实施这“三大任务”提出了“三大联盟”,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其实这里面已经包含了技术路线,很多记者问我技术路线是什么,其实这里面就包含了技术路线,里面的重点任务是“三纵三横”、“三大品牌”,关键技术、技术路线都在里面了,一并给记者回答。

谢谢。

[责任编辑:zhangyz] 标签:电驱动 能源载体 动力电池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