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的动荡已影响了全球石油市场,国内油价也随国际油价上行波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日发布消息称,自7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零售最高限价每吨分别提高500元和400元,这是2011年国内第二次调整成品油零售价,亦创下历史新高。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地缘政治背景下,国际油价应声大涨影响巨大,就我国而言,一方面加剧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宏观经济调控难度;另一方面,尽管此次油价依然没有调整到位,但是车主普遍感到油价上涨速度快、幅度大。
地缘政治因素导致国际油价持续攀升
受利比亚紧张局势影响,国际油价连续攀升,截至4月5日,国际两大基准油价纽约WTI和伦敦布伦特分别超过了每桶108美元和122美元,伦敦市场油价再创2008年9月以来的收盘新高。
近1个多月以来,国际油价呈现一轮狂涨。伦敦布伦特原油3月份的月平均价为114美元,比2月均价上涨了12美元。国际投行花旗银行、德国商业银行、高盛集团等在近期纷纷上调了对今年二季度国际油价的预估,高盛把其二季度对伦敦布伦特平均原油价格的预测从每桶100.5美元提高到了105美元。
地缘政治因素是当前油价上涨的主要动力,利比亚局势依然不明朗。此外,地缘政治的不确定也成为投资炒作的议题,投机资金借故推涨油价。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国际油价不仅在短期内有急剧上扬的可能性,而且从中长期看,全年油价仍将呈波动上行趋势。
油价上涨加剧通胀风险 国内炼油企业负担加重
市场人士担心,作为工业社会的血液,原油价格的上升可能进一步推升全球通胀态势,我国正面临越来越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高油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整个世界经济复苏产生抑制作用,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会加剧通胀。油价、铁矿石价格都是推高PPI的因素,PPI越高控制CPI越难,输入型通胀加剧成本推动型通胀,使得政策调控难度增大。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