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提到电动车,很多人会将其冠以“零污染”的帽子。电动车真的“零污染”吗?不尽然。假如说电动车排放是“零污染”,那电瓶生产过程中呢?安徽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案例。
安徽怀远县的博瑞电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铅酸电池的企业,仅仅是试生产就造成了228名儿童血铅含量超标,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尽管目前安徽省环保厅已经责令怀宁县肇事企业整体搬迁,将全省所有涉铅项目的环评审批一律上收,并派出检查组在全省开展铅酸蓄电池企业环境问题大排查,但铅害就此结束了吗?
血淋淋的教训面前,很多企业仍打着环保的旗号大上以铅酸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车,还有数以亿计以铅酸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自行车。这些电池大约2~3年就要报废,谁来回收?回收后的电瓶液又如何处理?而目前,国家连电瓶回收的立法都没有,铅害在中国完全有泛滥的可能。那时,最终遭到污染的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
“零污染”只是一种如同数学中的无限小,但永远也达不到的概念。尾气排放的有害气体为零并不等同于“零污染”,因为污染可能在燃烧的上游,也可能在下游,但完全实现“零污染”是不可能的。
尽管现在228名血铅超标的儿童得到了妥善治疗,但造成危害的博瑞电源有限公司搬到了哪里?又将污染转移到了哪里?即使搬到了周边没有农户的地方,铅粉对土地、草木、水系难道没有污染?以此赖以生存的动物不会铅中毒?整个环境链不会受到污染?
请别被“零污染”蒙住了双眼,不要被眼前的GDP所诱惑。我们应当以血淋淋的事实为戒,严禁铅酸电池项目上马,已经上马的铅酸电动车项目越早结束越好,千万别闹得劳民伤财,甚至连自己都没有能喝的水了。到那时,如今的GDP数字,将是一笔无法面对当今乡亲的罪证,一笔无法面对万代子孙的孽账啊。
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