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汽车产销蝉联世界第一,但与之对应的却是:汽车出口量仅有50多万辆,占总产量的不足3%,这个比重在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处于最低水平。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的议案主题就是: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国家战略,营造“中国车”品牌的产业政策环境。“目前,由于缺乏整体战略规划,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王凤英举例说:比如出口价格相对低廉,车型大部分集中在低端,出口秩序缺乏行业监管,国内同类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互相压价导致利润率进一步降低……加之一些国家贸易保护,在关税、技术、认证方面设置了一些壁垒,都增加着我国汽车的出口难度。
由于个别出口企业的短期行为,中国汽车在一些国家留下的印象是“散乱差”。“有的企业不具备进军海外市场的意识,做一笔赚一笔,海外售后服务和备件供应不足,甚至有的企业赔钱赚吆喝只为获得出口退税”,王凤英说,“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如不及时纠正,中国汽车在部分海外市场快进快退的整体失利案例将会一再上演”。
她认为: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中,中国要想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在全球打响“中国车”的整体品牌,这离不开企业各自的努力,但尤其需要国家从产业政策引导和配套环境建设方面给予引导。
“将鼓励‘走出去’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制订国家级‘中国车’强制认证体系,建立一套可量化的认证体系,并形成强制标准,是推动自主品牌提升自身实力和产品品质的必要手段”,王凤英说,同时,作为引导,国家应对通过“中国车”强制认证的品牌给予适度扶持,比如在其品牌建设、海外展会、网络建设等方面给予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通过各种措施鼓励企业开展全球市场拓展,在海外投资、建厂、收购。
唯有打造出品质受到国内外消费者认可,但又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派别特征的汽车产品,“中国车”才有望成为德系、日系、美系、韩系之外的新一极,“也就是说,要跻身汽车强国之列,首先必须多方探寻并最终形成‘中国车’独特的DNA”。王凤英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回顾“十一五”,再展望“十二五”,所以具体提及汽车业的并不多,仅有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的话题较去年下降13处,致使今年仅为10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