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议论起中国汽车市场,就不可避免地谈到自主品牌。的确,在一个前无古人的2000万辆级汽车市场中,怎样认识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现在的生存状况,将来会扮演怎样的角色?都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层次思考。
对于自主品牌的处境,业内常有人以乘用车市场份额来说明,并常常用一两个百分点的提升或下降,“概括”自主品牌的地位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事实上,这种依据根本就是雾里看花的,或者说自主品牌的处境远比这些数据表现得更为艰难。
首先,在最近5年当中(2006年至2010年),即使计入一直被所谓“主流企业”瞧不起的微型面包车,自主品牌在乘用车所占比例一直在四成上下徘徊。表明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为“四六开”,是典型的“彼强我弱”。
其次,在轿车产销比例上,自主品牌大约只占3成,再加上官方或媒体统计都公开宣称的所谓“日系、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合资企业)各自所占的比例,自主品牌轿车如同一只前途未卜的羔羊而被“群狼追逐”。
最后,考虑到在高级轿车(C级)上的空白,在中高级轿车(B级)上近乎空白,在中级轿车(A级)和SUV、MPV市场上的低价打拼,在微型轿车(A0级)面临新的挑战,自主品牌的实际处境也就是一种“负隅顽抗”。
另外,已有的合资企业几乎毫无例外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扩充销售网络,并祭起“合资自主”的大旗;而迟来的如捷豹路虎雷诺、“二进宫”的菲亚特富士重工克莱斯勒等跨国公司亦要合资、再合资……因此,突围已经成为自主品牌没有“备份”的选择。
自主品牌的突围,势必表现为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有所突破。在国内,多年痴迷于合资合作、甘当“第一伙伴”的国有大型企业们似乎开始觉悟,知耻后勇,着力打造自主品牌;以奇瑞、长城、吉利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新生代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品质、企业品牌,在出击国内市场的同时,奋力开拓国际市场,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然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必须建立在长期、有效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基础上。
上周末( 3月18日),在上海回北京的航班上,读到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江淮汽车强势登陆巴西市场》。报道称,去年10月在圣保罗车展亮相的JAC J3两厢和三厢汽车将于18日在巴西各地的第一批50家专卖店同时上市。
文中特别强调,“改善隔音效果是J3汽车为进入巴西市场而进行的242项改进之一”,尽管具备同级别车中良好的操控性、舒适性,“但江淮汽车不打算与其他中国同行进行内战,而是把对手锁定为大众高尔、菲亚特派利奥、福特嘉年华[综述 图片 论坛]等车型。该公司计划今年在巴西销售3.5万辆汽车。”
既志向高远,又脚踏实地,这正是自主品牌真正要走的突围之路!分享到空间转播到微博争当转播第一人推荐微博
董宝青
《汽车杂志》总编
新华社资深记者
郭登礼
华西都市报副总编
汽车公社卫金桥
汽车公社主编
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