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款“宝马”还能傍多久?

2012年05月28日 14:07
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本土品牌大调查之华晨:

“傍宝马、不差钱”?

5月24日,祁玉民一早就来到了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的投产仪式上,因为他很清楚,宝马对华晨乃至中华汽车的意义不仅仅是盈利问题。

在多年经营没有多大起色后,中华在产品上也选择了全面靠拢宝马。早在去年8月29日,华晨中华H530就在京上市。这款从前脸的“双肾”格栅到车身腰线甚至命名方式上都像极了宝马5系轿车的新产品,实际上只是中华在发展战略上全面“靠拢”宝马的一个序幕。随后,中华V5、H230和大中华概念车将这一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华晨利用起“宝马”这个亲家资源来不遗余力,已在沈阳中华工厂担任总经理多年的德国人阿茨勒就来自宝马;近日,曾在宝马工厂工作37年的品质管理大师鲍,也在退休后第一时间即被祁玉民“请”到了华晨,负责中华轿车的品质管控。

中华轿车在全面“宝马化”后,市场似乎有了起色,一季度,华晨集团销量同比增长1.9%,去年新上市的中华V5和中华H530表现不错,贡献了中华品牌销量的一半。

对华晨而言,有宝马在技术上做支撑,是重振中华品牌轿车的难得机遇。不过,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买来宝马的技术,以及能否将宝马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其中成本的降低将是道难题。

“华晨做中华不差钱,我们正在为中华品牌的发展制定10年规划。”祁玉民曾向媒体表示,现在的华晨是“赚钱不难花钱难”,他甚至表示,中华轿车可以再亏10年。

华晨集团最大的利润来源还是在香港上市的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114.HK,简称“华晨中国”)。2010年上半年,华晨中国即扭亏为盈,净利润达5.1亿元;2011年为18.91亿元。华晨中国9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华晨宝马。辉立证券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华晨宝马在2011、2012年两年对华晨中国贡献纯利约14.56亿元和20.82亿元。而在2009年和2010年期间,华晨宝马分别向华晨中国贡献了3.55亿元和8.96亿元的纯利。

这还是在华晨宝马2011年销量仅为9.5万辆的情况下实现的,在华晨宝马两个工厂扩充后,预计将达到36万辆,又有大把银子可赚了。

在2009年的一场媒体见面会上,面对华晨“傍宝马、弃中华、忙圈钱”的公众质疑时,祁玉民曾表示,华晨中国剥离中华确实更有利于融资,但更重要的是,把中华轿车业务拿到集团,有利于加大对它的支持力度,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在分离的过程中可以减少一些过去的成本,让中华轿车的成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其实都是有利于把中华做好的。 华晨坚信中华车今年一定会扭亏为盈,他们已为中华品牌做了一个2000万元的盈利计划。

用祁玉民的话说:“我试图把专用车赚的钱和华晨宝马赚的钱用来发展我们的中华和金杯,中华和金杯是我们的核心业务。我采取两翼赚钱来保证主线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我认为是合适的。”

整合资源掌控核心技术

虽然和宝马合资,与丰田有合作,但在发展中华的过程中,华晨发现了国际化的程度并不高,在2011年,华晨就力邀宝马、麦肯锡、麦格纳三方组成的联合项目组进驻,解决了三大问题——老车型升级、新平台研发的可能性以及管理流程的优化与重塑。

仅在2011年,华晨就通过技术合作和全球化招聘,引进国内外知名车企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52人。同时,华晨始终坚持传统动力技术升级和开发新能源并举的技术路径,在研发创新上按照“技术领先”的战略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高品质技术联盟,在专项研发中通过与国际专家的合作,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今年,华晨汽车还将启动研发中心二期工程建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研发需求。在研发模式上,他们将继续推动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的国际化合作,建立与国外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合作开发机制,形成华晨研发的核心竞争能力。

“未来,我们的研发还将继续深化合资合作,提升技术水平,积极推进中高端中华轿车的开发,加快高档商务车的研发步伐, 力争用十年时间把中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轿车品牌。”华晨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三化”助力千亿集团

还是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华晨汽车携旗下中华、金杯两大品牌14款整车和4台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盛装亮相,占据了1200平方米的展台,庞大而璀璨的参展阵容不仅完美诠释了华晨“华夏精品 绿悦于晨”的车展主题,更堪称是华晨汽车实现“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发展战略的最佳注脚。

早在今年年初,华晨就确定了今年的任务,销售收入锁定1060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整车销售67万辆,同比增长18.2%;发动机销售70万台,同比增长5.3%;实现利税180亿元,同比增长18.9%。祁玉民表示,必须尽快迈过销售收入千亿元这道门槛,否则就会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被动。

分析人士表示,去年华晨的销售额已经超过800亿元,有华晨宝马销量的快速增长,华晨集团的千亿梦想应该不难实现。

相关车型

中华H530

上市时间:2011年8月29日;售价:7.98万~12.98万元

中华H530是华晨中华品牌的一款全新的紧凑车型,是产品全面转向“宝马化”后的首款产品,搭载华晨自主研发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车身尺寸为长4708毫米、宽1788毫米、高1475毫米,轴距2700毫米,而目前的紧凑型车市场上主流车型的轴距大多在2600至2650毫米左右。

中华V5

上市时间:2011年11月21日;

售价:10.98万~14.58万元

中华V5是中华汽车首款SUV车型,酷似宝马X1,车头线条圆润,前保险杠突出;大灯上方6颗晶莹的LED灯组也使中华V5的前大灯富有科技感,侧面线条流畅。中华V5搭载的是一台1.6L的L4发动机,还将推出1.5T的发动机版本,分别匹配5速手动变速箱和5速自动变速箱。

金杯大海狮

上市时间:2010年10月27日;

定位为“新概念商旅车”的金杯大海狮,是金杯全新H2平台下的首款产品。与传统商旅车型相比,它实现了外观、空间、安全、内饰、技术五大方面全面升级。它的推出,填补了轻客细分市场商旅车的空白,更意味着金杯品牌跃升到了又一新的发展阶段,对丰富金杯产品线、进一步支撑金杯品牌建设具有实质性战略意义。

大海狮的推出,使得金杯成为国内首个拥有H1、H2两大轻客平台共同发展的品牌,国内第一个拥有百万市场保有量的轻客领军品牌。

记者观察:

起了大早 赶了晚集 可惜!

与靠合资起家赚得第一桶金的其他汽车集团不同,华晨的金杯和中华先于合资、土生土长的自主品牌,有过辉煌,更多的是挫折。进入21世纪,金杯轻客几乎垄断了国内轻型客车的半壁江山,并为中华轿车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人力支持。中华轿车品牌占据了高起点,时任华晨董事长仰融将韩国现代汽车的发展文章复印分发给每位董事,要求按现代模式开发华晨的轿车,这就是后来高起点自主研发的中华轿车。正是按照现代优先研发发动机的做法,华晨在宁波创立尚在技术探索中的涡轮增压加缸内直喷发动机工厂,直到现在,国内的本土品牌才上马涡轮增压和缸内直喷技术的发动机,华晨领先了不止5年。

中华轿车堪称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2002年8月,华晨斥资40亿元打造的国内首款定位中高档的自主品牌轿车——中华轿车上市,当年就售出8000多辆;2003年其销量突破2.5万辆。到了2006年3月,中华的高起点轿车骏捷以8.58万元的价格震撼上市,立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该车即使是现在看来也不落伍。骏捷再次为中华轿车开了个好头,当时势头远超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但后来由于产品质量和管理层的动荡,现在不要说追赶偶像现代-起亚了,在国内,中华只能落到本土品牌第二或是第三阵营了,真是有点可惜了。由于连续亏损,华晨将中华轿车业务从香港上市的华晨中国彻底剥离到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华晨中国主要持股人,简称“华晨集团”)名下。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华晨 中华 宝马 金杯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