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政府官方披露,沃尔沃将设立汽车基地,生产发动机等零部件。而这也被解读为,整车国产化走不通后,沃尔沃国产化寻找的另一条途径
作者:法治周末记者 戴蕾蕾
沃尔沃国产化的道路走得并不容易,在一年多后,才刚刚有了眉目。
张家口政府官方披露,沃尔沃将设立汽车基地,生产发动机等零部件。而这也被解读为,整车国产化走不通后,沃尔沃国产化寻找的另一条途径
在张家口市举办的近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招商活动中,“沃尔沃汽车基地”成为一个重要噱头。
根据当地政府披露的信息,沃尔沃发动机项目初步落定张家口市,双方已经签订了项目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该项目产能可达60万台,计划投产1.3T、VEP、15P等四款发动机,排量从1.3L到2.5L,排放指标在满足欧Ⅴ标准的同时,还具备欧Ⅵ标准的潜力。
沃尔沃(中国)(以下简称“沃尔沃”)公共事务副总裁宁述勇表示,目前沃尔沃和张家口双方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是关于发动机配套项目的,即发动机缸体、缸盖等发动机零部件的合作。
“生产基地涉及的具体问题还需要沃尔沃董事会和中国政府的批准,目前张家口还只是备选城市。”宁述勇说。
尽管如此,这一消息又一次激起了各界对沃尔沃国产化的关注,这难道是沃尔沃国产即将开始的信号?还是吉利沃尔沃为促进国产项目审批而做的进一步努力?
国产化之艰
两年前,中国吉利控股(以下简称“吉利”)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交易规模高达18亿美元。
2011年2月25日,沃尔沃汽车在北京高调宣布了其未来5年的中国发展战略。战略中说,沃尔沃将在中国上海总部基地,在成都和大庆建设两个生产基地。2013年,公司将推出国产车型,2015年达到20万辆的销量,并占有中国豪华车20%的市场份额。
比起当时吉利宣布国产化的高调,目前沃尔沃国产化事项迟迟没有进展。成都、大庆两地的整车厂审批至今尚未最终定案,上海建厂的计划仍被搁置。
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董事长沈晖坦言,沃尔沃国产化审批的时间比预期要长,这让他们感觉到时间紧迫。
沈晖今年5月曾公开表示,沃尔沃将“自选”外资身份,通过与吉利集团建立合资公司方式,加快国产化进程。
这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尴尬选择。
多位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律师表示,根据中国现行法律,吉利集团收购的沃尔沃返程投资中国的话,依然属于外资身份,在法律上没有异议。
根据1979年中国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及分别在1986年和1988年出台的《外商投资企业法》及《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资企业的定义是全部或者部分资本来自外国投资者的企业。
一位熟悉中国法律的律师称,在中国法律中,外资的认定主要根据公司注册地,注册地在境外(包括港澳台)的公司即是外资公司。
吉利集团虽然全资拥有沃尔沃汽车,但是沃尔沃的注册地在瑞典,按照中国法律,沃尔沃到中国投资建厂,应该是外资身份。
按照中国目前的汽车产业政策,作为外资的沃尔沃,需要选择一家中国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政府计划收紧外商在中国进行整车领域投资趋势下,沃尔沃落地问题比想像的更加复杂。
这是吉利老总李书福收购沃尔沃时未曾预料到的,也使得他收购沃尔沃之后设想的中国战略实施大打折扣。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战略的核心就是国产化。
身份之惑
沃尔沃在“身份”问题上的纠结,已经使它在争取市场先机方面显得有些被动。
奥迪、奔驰、宝马均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合资公司而取得市场先机。捷豹路虎也在3月21日宣布与奇瑞汽车签订了建立合资公司的协议。日系的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也不甘落后,在筹划国产化事宜。
而吉利从完成收购至今,政府对沃尔沃是属于中国品牌还是外资品牌的认定一直没有给出官方的定论。沈晖表示:“从品牌上讲,沃尔沃是外国公司,但拥有者是中国公司,所以我们应该是中国公司。”
2011年9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车展上,沈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经跟商务部做过沟通,承认我们是自主品牌,承认我们是中国公司。”
但事实证明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从2010年8月完成交割至今,一年半的时间里,沃尔沃在成都和大庆建立工厂的项目审批依然未通过,原因就是对沃尔沃身份的认定问题。
因此,吉利不得不以合资方式来寻求审批。
此外,汽车业的多头管理模式也让沃尔沃国产化过程走得颇为艰难。
目前,国家对汽车产业,特别是汽车合资企业实行的仍然是多头管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多家部委均为主管单位。其基本分工是发改委负责大型项目审批,商务部负责外资审查,工信部负责产业政策制定。这三家部委都不愿就沃尔沃事件发表意见。
甚至发改委外资主管部门的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表示:“你们可以去问李书福。”而李书福则在关于沃尔沃国产化事宜上公开表示:“政府要我们成立合资公司,作为企业只能听话。”
另一方面,在目前国家对汽车产能控制的背景下,沃尔沃的曲折国产化也显得情有可原。
2009年,我国汽车市场在政策利好的条件下再次出现“井喷式”增长,以东风日产为代表的多个企业因为产能不足而“吃了亏”。
此后,各家车企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争先掀起“扩能”的浪潮,东风日产第二工厂、东风本田第二工厂纷纷奠基……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也不示弱,比亚迪汽车扩能80万辆,长城新增产能50万辆,吉利更是作出了扩产100万辆以上的计划。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国内市场根本无法消化汽车的产能规模。
2011年1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显示,外商投资整车条目已从鼓励投资的类别中删除。今年3月,国家就汽车业产能过剩问题给出了明确的信号,就是以控制为主。
沃尔沃的国产化项目一直未被批准部分原因也是受此影响。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沃尔沃的财报早已并入吉利,沃尔沃就是我们的自主品牌。吉利应该属于一个跨国公司,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转变观念,对此项目给予鼓励和支持,考虑如何对跨国公司进行管理,而不是仅仅依据二三十年前的法律来管理这样的企业。
“这种政策环境对国内很多进行海外并购的汽车企业来说是不利的,就算娶了个洋媳妇,她也入中国籍了。”贾新光说。
时间表之问
按照规划,沃尔沃中国2015年在华要实现20万辆销量,但是这一战略是建立在沃尔沃中国项目迅速国产化基础上。如果沃尔沃国产化不能顺利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现会有很大难度。
汽车行业2011年调研数据表明,中国豪华车市场规模已经超过80万辆。其中,奥迪、奔驰、宝马基本上形成了鼎足之势,三家共占有了整个市场超过80%的份额。2011年销售数据显示,奥迪销量达到31万辆,奔驰和宝马销量均在20万辆左右,而沃尔沃的销量是4.8万辆左右,约占豪华车市场的5%左右,与捷豹路虎、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不相上下。
因此,沃尔沃也意识到,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历史性机遇就在当下,必须尽快拿出更多产品进行国产化,否则20万辆的销售目标将是遥不可及。
今年4月,在北京国际车展期间,沃尔沃集团高级副总裁道格拉斯·斯佩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2年起到2018年,沃尔沃将有10款车型引进中国。
时间紧迫,为了能尽快实现国产项目落地,吉利已经没有时间等待关于沃尔沃“身份”认定争议的结果,必须全面推进国产化工作。因此,为了审批能通过,吉利沃尔沃按照主管部门要求,迅速提出了包括新建发动机工厂、设立研发中心、发展新能源车和开展合资自主在内的一揽子计划,进行全力冲刺。
当被问到何时获批,沃尔沃中国董事长沈晖说:“应该很快。”不过沈晖同时表示,像大众这样很早到中国的企业,他们的审批也要两年时间。相比之下,吉利沃尔沃已经很快了。沃尔沃从报批至今,只有一年多时间。
此前,相关汽车网站进行的面向业内专家的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专家均认为政府应从大力扶持拥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车企的角度在沃尔沃国产项目上打开绿色通道。显然,业内人士的认可将给吉利沃尔沃添加更多底气。
沈晖透露,volvo国产化将分两步走。第一步,把一些相对容易且不影响品质的零部件国产化;第二步,核心关键零部件要小心地国产化。
根据计划,沃尔沃首款新车将于2013年下半年大批量上市,这款车的国产化率达到85%。所以VOLVO正在推进核心零部件的国产,或许这也正是吉利沃尔沃加快推进张家口发动机项目的原因。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